足,他们只能通过基辅的后勤补给,进行艰难的防守。
就这样,时间一点点地走着。
这场东线大作战持续到10月末尾,天气逐渐转冷,德军的补给线实在是太长,而且棉花等重要资源开始紧缺。
德国高层开始发现,他们的各种核心战略资源消耗得实在是太快,开始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无论是棉花亦或是橡胶,皆是如此。
法金汉认为,如今的东线战场已经达到了他们所需要的战略目的,俄国再无能力对他们发起任何威胁性进攻。
加上天气逐渐转冷,再继续往俄国投入兵力迟早吃亏。
于是乎,德军开始放弃对东线战场的继续强攻。
他们需要谋求对资源封锁上的打破。
很快,他们准备好从两条线路进行封锁打破。
由奥匈帝国沿着巴尔干半岛,通往土耳其直达亚洲的陆路。
打破英国舰队海上封锁的海路。
关于海路,他们已经备战已久。
而关于陆路,他们也开始了动员计划。
与此同时,也试图对高加索战区进行影响。
ps:一战时,德国海军基地,除了在青岛之外,在自己欧洲的分别是是威廉港,不来梅港和基尔港。(没查错的话)
339.东线无战事,凡尔登战役展开
西南战场暂时得到了缓解,除去波兰德军的几次小规模进攻之外,至今为止德国人都没有发起任何一场大规模攻势。
这是一个好消息,至少对于所有俄国军官而言确实如此。
玛利亚也发现,现在的温度逐渐转冷,恐怕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德军才会停止攻击。
而且玛利亚得到了一份来自丘吉尔的情报。
听他说,他们西线战场已经在准备来一场大战,但战场还没选好。
如果西线战场可以再一次给予压力,那么东线这边就能暂时性得到缓解。
只不过,布鲁西洛夫却有一个更为疯狂大胆的计划。
他想趁着这个时候准备好所有物资。
前面的
加上西南方向的战场过于紧张,导致大部分后勤资源都往西南方面军调去,以至于
然后就是
这一次进攻也同样因为后勤没做好充足准备的问题,导致进攻时,无法发挥应有的火力。
但这次不同了。
布鲁西洛夫打算发动一次大规模反击战。
他的反击目标并不局限于德军,还包括奥匈军队。
为了实现自己的大规模反击战,布鲁西洛夫特意找到玛利亚,会议中上就连丘吉尔也在其中。
面对着玛利亚,布鲁西洛夫将自己的反击计划全盘拖出。
这是一个完全脱离了现今常规打法的反击战,他需要从每一个方向发起进攻,将战线从原本的不到100公里拉长到250公里。
“这是一个疯狂的计划。”丘吉尔听完后,忍不住如此说道。
即使是自己,也从未见过有哪一位将军会想出这么疯狂的计划。
但是,却又似乎可行。
布鲁西洛夫继续说出自己这个反击战术的不同之处。
他确实会发起全面进攻,但并不是没有主攻方向。
负责主攻的部队会隐匿在这支庞大且全面的进攻规模里面,敌人不可能察觉得了。
而且这次反击战的后勤资源十分充足。
原本是为了给
如今正好派上用场。
当然,布鲁西洛夫不会选择在冬季发起进攻。
这无论是对他们亦或是敌军都不是什么好事。
他需要选中一个合适的时候发起反击,只要将奥匈帝国给驱赶出去,这场反击战就算成功。
“这是最后的机会,如果错失了,我们失去的土地必将永久性沦陷。”
玛利亚沉吟片刻后,便开始使用自己上将的权限,将布鲁西洛夫的计划给安排下去。
至少要将卡在自己门口的威胁给拔除。
很快,玛利亚向总指挥部发出一份申请,她请求将西南方面军的指挥权落在布鲁西洛夫身上。
这份申请很快就得到了允许,但负责西南方面军的阿列克谢·埃夫特很不满意。
尼古拉二世如今正忙于国内事务。
不知为何,俄国境内的工人运动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