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党则显得比较特别。
他们是反对soviet的核心党派之一,但同时他们也是反对沙俄帝国的党派政权。
面对soviet的强势驱逐,社会革命党最终选择与白俄势力合作。
社会革命党的萨文科夫更是直接进入库班,说服了库班哥萨克人。
以‘维护俄罗斯统一’‘保障言论自由’为政治纲领,并且会全力维护库班哥萨克人的独立与自治而流尽最后一滴血。
最后,在双方的利益平衡下,白俄势力与库班哥萨克人达成了合作协议。
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推翻以soviet为首的苏俄政权。
紧接着,从彼得格勒逃出来的商人和上层精英阶级,纷纷来到了顿河委员会政府。
伴随着各方势力的加入,这个临时组建的政府组织,其文、武、财、政都得到了充足的人员支持。
在他们的支持下,让这支库班白俄势力越来越强大。
而且由于他们接近察里津,这使得察里津感到了些许压力。
已经被任命为红一方面军的约瑟夫,如今正留守在察里津一带。
只不过,他并没有要求立即进攻,仅仅是勒令防守,毕竟在支援二月革命时分出了大量兵力,导致察里津兵力防守有余进攻不足。。
而且他还需要等一样东西出来。
那是从世界大战开始就进行研发的武装载具,名为坦克。
他认为,等坦克出来了,加上兵力补充完毕,再打也不迟。
毕竟哥萨克人战力确实不容小觑。
至于布琼尼的部队,如今仍在亚美尼亚地区。
他们不单要防止恩维尔帕夏的多变性格,更要保护高加索地带的核心阵地。
与此同时,俄国各个地区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特别是沙俄政权的倒台后,一些不安分的实力逐渐浮现在水面上。
东俄的哥萨克与西伯利亚各个民族,以民族独立进行反抗。
西俄地区也一样发生着各种变化。
首先是驻扎在北面的西北方面军,其总司令米哈伊尔·阿列克谢耶夫是一个坚定的大俄罗斯沙文主义者。
在得知
玛利亚的军事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她以自己的一个集团军,硬生生拖住了东线的大量德军。
而且就管理方面,也同样让人印象深刻。
所以,如果玛利亚的政变是想成为女沙皇,米哈伊尔绝对会成为她的支持者之一。
因为在君·主·专·制体系下,像他这种贵族阶级的人,其地位并不会有任何改变。
而且还会因为自己的站队,获得更多的利益。
可是,玛利亚居然想要毁掉整个沙俄帝国的体质制度。
不单如此,她居然背叛了自己的皇室血统,站在了所有底层百姓身边。
如此行为,对于米哈伊尔而言就是彻头彻尾的背叛。
投靠社会主义阵营,推翻阶级统治,这种做法必然会伤害大部分上层阶级的利益。
米哈伊尔十分清楚,一旦被现在的苏俄政府成功,他的阶级地位将会荡然无存。
所以,这是绝不能允许发生的事情。
为了保住自己的阶级地位和权力资本,他把西北方面军内的所有试图投靠玛利亚的军官,统统抓起来。
然后一起枪毙杀死。
清除掉内部其他声音之后,西北方面军的权力高度集中。
他开始组织起更多的力量,以柯尼斯堡为根据地,展开了反soviet革命的阴谋行动。
由于与西北方面军十分接近,丘吉尔
英国政府将会无条件支持他们的正义行为,并会派出干涉军与大量物质前来援助。
得知此事之后,米哈伊尔没有丝毫犹豫地建立起了自己的西北白俄政权。
并在逃离了彼得格勒的资本家与地主富农等帮助下,逐渐壮大自己的实力。
只不过,无论是西北白俄政权亦或是东俄的西伯利亚与高加索白俄政权,他们都没有立即发动进攻。
因为在整体实力上,soviet的军事能力比各方白俄势力要强大很多倍。
同一时间,以阿列克谢埃夫特为首的旧沙俄军官,也开始响应流亡到英国的阿列克谢俄国,决定对最为重要的乌克兰发起进攻。
但是,对他对峙的是曾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