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背。
原本冷酷的表情,又一次回到曾经的样子。
一步步地,往池塘走去。
很快,一根长长的钓竿引入眼帘。
该是有鱼上钩的原因,玛利亚一跃而起,兴奋地抓住鱼竿,梦猛力地往上面拉着。
如此兴奋的表情,兴登堡并没有去打扰,而是安安静静地站在边上。
“乌拉!”
一声大叫,鱼没有钓上来,但线却断了。
玛利亚‘哇’的一声,直接屁股坐地上,疼得有些气恼。
兴登堡则在边上乐哈哈地笑了起来。
“老爷爷,你怎么能笑啊。”
玛利亚很不开心地撇着嘴。
“我想起开心的事情。”兴登堡一边笑着说,一边慢悠悠地坐在长椅上。
“切,我可要说明了,我不是没钓上来,只是这鱼竿质量太差了。”
“对对对,你说得对。”
“哼!”
拍掉手上的泥土,玛利亚也坐在了兴登堡身边。
温暖的阳光,如恋人般地,抚过这片小小的池塘。
晶莹剔透的水面,闪烁着宝石的光泽。
柔和的暖风掠过二人,吹散了脚边的落叶,只留下淡淡的泥土芬芳。
玛利亚就这样坐着,懒懒洋洋的,像个刚玩累了的孩子一样。
“老爷爷,这里安静吗?”
“嗯?”兴登堡下意识地看了她一眼。
尔后,又把目光看向天空。
蔚蓝色,如大海一样。
“嗯,很安静。”
他学着玛利亚,依靠在椅子背,仍由那微风吹拂在自己身上。
“玛利亚,你认为未来的人会如何去看你?”
突然间,兴登堡问了这么一句话。
有些奇怪,也显得十分突兀。
但不知为何,玛利亚似乎想到了什么。
她的目光重新落在兴登堡身上。
兴登堡的脸上,充满了岁月的沧桑。
如何看待自己……
一个封建公主,一个帝国背叛者,一个社会主义者,一个冷血无情之人,一个残酷屠夫。
她呆呆地看着池塘上的一片孤叶。
一时间,竟不知做如何回答。
364.我们需要一场十月革命
1917年八月。
英国伦敦,一封来自东线战场的信落在了首相大人手上。
他将其翻开,上面赫然写着丘吉尔的紧急电报。
‘苏德双方在布列斯特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东线再无可能参战。’
这份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英国,让这些正米字旗的官员都为之震惊。
因为,就在不久前,他们幻想着以协约国的身份,给苏俄施加压力。
然而无论英国怎么要求,彼得格勒方面都没有给予任何回应,甚至反过来提出要求,让他们把阿列克谢给交出来。
‘永远都不会忘记带英的大缺大德。’
回去布列斯特之前,玛利亚曾如此说道。
她不信任英国,弗拉基米尔也同样如此。
英国要求他们出兵东线,重新将德军给牵制回来。
可是英国却不断地以阿列克谢的临时沙皇名头,给各方白俄势力进行声势上的支援。
表面一套,里面又是一套,双面人的戏份着实是给大英给玩明白了。
但直到玛利亚和兴登堡签下《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之后,大英才彻底明白,苏俄是不会出兵,也绝不会跟他们合作。
“那是背叛,赤果果的背叛行为!”
一名英国官员这样说道。
他义愤填膺地拍打着桌子,其响亮的声音回荡在议会大厅之内。
所有官员也跟他一样,脸上写满了愤怒,却丝毫不顾,他们究竟是如何给白俄军队提供声援。
反观苏德方面,虽说这份条约签下了,但兴登堡并没有立即离开。
在他面前,其实还有另外一份条约想要商量,那就是《苏德互助条约》。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摆在明面上,让所有人都知道的东西。
因为这份条约可以标明双方态度。
德国的敌人是沙俄,不是苏俄。
苏俄不是沙俄,更不是协约国的一员。
双方会在边界线上设定一个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