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了。
科尔尼洛夫已经发现,此番到来的hong军只是先头部队。
听幸存回来的哥萨克人所说,hong军拥有一种路上舰船的武器,打不穿,火力猛。
虽说科尔尼洛夫没有去过西线战场,但他对西线战场的一些战况有所了解。
所以若无意外,那应该就是坦克。
然而……
“这可能吗?这实在是太疯狂了!”科尔尼洛夫浑身止不住颤抖着。
坦克可不是一般武器,必须拥有强大的工业能力,才可以生产出来。
察里津的工业能力确实很强。
可即使如此,也不至于生产出如此可怕的战争机器。
但就事实而言,hong军确实拥有着这样的武器。
紧捏着手指头,他已经明白了,他们的北伐计划已经不可能实现。
为今之计就是防守。
然后等协约国的军队过来,给予支持。
就在图哈切夫斯基率领着hong军往前推进时,远东地区也发生了反soviet的各种运动。
就跟乌克兰一样,这些反soviet的组织,都混杂着各种意识形态或者不同心思在里面。
然而,有一个人却成为了远东白军的核心人物。
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高尔察克。
原黑海舰队的海军上将。
自从二月革命结束之后,高尔察克也跟其他军官一样回到了彼得格勒。
然而,当他了解到,自己所效忠的沙俄帝国,在前帝国公主玛利亚的推动下,轰然倒塌之后,他便对这个新生的soviet政权充满了敌意。
‘我是军人,俄罗斯的军人。’
‘我所效忠的,是那纯白色的伟大帝国!’
在soviet官员要求他交出指挥军刀时,他直接将其丢入河里。
本以为高尔察克只是不愿服从,但没想到,他在夜晚的时候偷偷逃出了彼得格勒。
没有人知道高尔察克去了哪里,加上协约国的巨大压力,soviet政府并没有过分在意这位海军上将的离开。
只有玛利亚元帅一个人被气得跺脚。
‘这位高傲的军人,或许跟尼古拉大公一样,自己退休去了吧。’
除了玛利亚之外,大部分soviet官员都是这样猜想。
只不过,猜想与现实有着巨大的差距。
高尔察克并没有退休,他只是离开了俄国,前往了各个国家,寻求可以为他作战的沙俄士兵。
很快,高尔察克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北洋等各个国家政府,组织起十几万的沙俄军官士兵。
在得知高尔察克正在组织力量,反攻俄罗斯时,协约国也开始给他们提供了大量的物资。
一亿发子弹,数百挺马克沁重机枪,还有70多门火炮。
更重要的是,日本人给他们提供了大量的后勤补给。
日本政府是
只不过,日本政府并不仅限于以后勤补给进行支援。
他们还有一个更大的计划,只是这个计划被隐瞒了起来
…………
获得了这些物资支援之后,高尔察克直接从西伯利亚出发,以东向西,发起了忠诚与沙俄帝国的大远征。
但是这支军队并非由高尔察克一人独权。
“我们给你提供武器弹药,是有代价的。”
一名协约国官员如此说道。
“你的目的并不是建立新政府,而是毁灭。”
“以毁灭整个soviet为最终目的。”
协约国官员表现出了他们一直以来的强硬与骄横的态度。
而这种态度,让高尔察克极为不爽。
一直以来,他都保持着沙俄军人的荣耀与骄傲。
他敌视任何其他民族的敌人,即使是同盟也是如此。
而且,高傲的沙文军官主义,让他十分反感协约国。
如果可以的话,他恨不得现在就毙了眼前这个协约国官员。
但最终,他妥协了。
“我的妥协,并非向你们的低头,而是为了复兴伟大的俄罗斯,请你们记住。”
严厉的言辞,加上粗莽的态度,让协约国官员对高尔察克的印象逐渐变差。
但无论是高尔察克,亦或是协约国,互相都离不开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