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出权力。”
“越能办事,就越能够获得权力。”
这份建议并不符合高尔察克的个人独裁利益。
一开始他是拒绝的,但随着一份战况电报传到这里后,他便立即改变原有的‘速战’作战战略。
以长久战为主,等待协约国的支援。
这份战况电报便是来自南方白俄军的战况信息。
他们在库班地区遭遇来自察里津的军队反击,并遭到了大规模惨败。
高级军官科尔尼洛夫为了掩护部队撤退而战死。
这份消息让高尔察克心里发凉。
高尔察克从一开始就已经察觉到,soviet已经不是一般的强大。
他们不单拥有着三个集团军的老兵,而且还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工业地区。
从地图上来看,西北白俄军,西南白俄军,北方白俄军,南方白俄军和他们西伯利亚白俄军,几乎以包围的趋势,对整个soviet进行合围。
但就事实而言,形式并不乐观。
高尔察克也需要为自己刚夺回来的政权去做考虑。
很快,他颁布了一条法令,答应会放下部分权力,并且组织内阁议会。
这个内阁议会很快就成立了,并且以国家杜马形式进行工作。
各个党派再一次加入到西伯利亚杜马议会当中。
当然,所有人都知道,这依旧是属于高尔察克的军人独裁。
但无论如何,他们都不愿意就此而放手。
于是乎,以高尔察克为首的西伯利亚政权,展开了属于他们的政策探索。
与此同时,经过重新编制之后,负责西伯利亚的托洛茨基,也开始了属于soviet的统治管理。
然而这里的管理并不顺利。
“农民不接受我们的粮食政策,他们不答应政策中的所有征收!”
就在托洛茨基进入西伯利亚的叶卡捷琳娜堡时,便立即接到了当地soviet政府的反馈。
而且不单是农民不配合,富农和中农也是如此。
“为什么?”托洛茨基带着不满质问道。
“难道他们还要求我们什么都不征收吗?”
当地官员害怕地回说道。
“主要是因为,他们不承认我们soviet,不承认我们的合法管理。”
“然后呢?”托洛茨基似乎想明白了什么,他又问道:“这里面是不是还有其他势力?”
这名负责人深深地低着头。
“目前还查不出是不是有其他势力在里面,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不想交出自己的粮食。”
这一刻,托洛茨基终于想明白了。
soviet确实掌控着最为核心的工业城市,在工人团体中获得了巨大的声望与支持。
而且在工业城市的四周,也同样获得了大部分农民的支持,因为他们所实行的政策,远比以前的宽松。
但是,soviet的战略部署,从一开始就是从城市开始,从而忽略了更为遥远的西伯利亚地区。
这就导致他们的影响力无法触及到西伯利亚。
无论是农民亦或是当地百姓民众,都不愿意给他们提供任何支援,最终演变成如今的局面。
事实上,托洛茨基并不是没进行过渗透影响,但实在是做不成功。
西伯利亚的每一个部落之间,有着极高的独特风俗和排外性,soviet的契卡成员压根就进不去。
从一开始到二月革命之初,托洛茨基都是在萨马拉与乌法工作。
他通过长时间的影响,才勉强稳定了这两个地区的soviet管控与影响。
但也就仅限于这两个州了。
‘西伯利亚的民族,一直以来都是极难处理的问题。’
在雅可夫还在协助托洛茨基时,他便道出了一个道理。
即使雅可夫坚决反对托洛茨基准备使用的血腥镇压政策,但他并没有反对托洛茨基对乌法地区中的富农与地主的武装镇压。
而这一次,进入叶卡捷琳娜堡后,托洛茨基依旧是遇到了之前的相同问题。
农民不愿意,地主在反抗,富农也在在对抗,而中农则不肯配合。
一时间,大量的农民站在了soviet对立面。
依旧是那农民的旧时代思维,依旧是西伯利亚的多民族排外思维。
这一次,托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