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了明确答复。
‘你们打你们的,我们看我们的。’
说白了就是坐壁观战。
当然法金汉也不会真的没有丝毫防备。
他已经在自己的防线上做足功夫,一旦发现这两只俄军有任何进攻己方防线的行为,他们都会给予反击。
虽说这份互不侵犯条约确实给苏德之间带来了暂时性的稳定与和平。
而且因为玛利亚与兴登堡所达成秘密协议原因,苏德之间是有利益交错。
因此,即使法金汉再怎么不喜欢兴登堡,也会尽可能维持苏德之间的关系。
面对罗科索夫斯基的
一些人甚至都已经给自己的步枪上了膛。
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很容易造成双方之间的擦枪走火。
法金汉并不是一个出色的参谋长,但他确实是一个十分出色的战争大臣。
他了解战争的需求,也了解战争的稳定性。
因此他勒令士兵,必须卸掉所有子弹,并且无视路过的俄军。
这方命令还是无法消除士兵之间的紧张,但至少避免了走火的危险性。
很快,
他们以悄无声息的方式,向德军借道,然后对白俄西北军发起侧翼打击。
这样的打击是如此的突然,如此的迅捷。
他们明明还在抵挡红四
而且因为圣诞节的原因,不少士兵都没有给自己的枪上好子弹。
面对突如其来的正面与侧翼攻势,他们已经被打得懵圈。
西北军从一开始就是必死之局。
他们所在的地段,北面靠海,西面靠德军,东面靠彼得格勒,南面靠布列斯特。
完完全全地被困在这里,唯一的靠山英军也卖了他们,往瑞典躲去了。
眼看着防线逐渐被红四军所蚕食,西北军内部已经开始出现哗变现状。
一连几天,已经有几个营的兵力消失不见。
看着局势开始摆脱自己的控制,米哈伊尔向已经润到了瑞典的丘吉尔发送一份电报。
希望他们可以看在昔日队友的份上,拉他们一把。
丘吉尔原本是不想救的。
但是,考虑到未来的局势,最终他做出了一个违背大英习俗的决定。
协助白俄军进行战略迁移。
至于迁移到哪里。
自然是瑞典。
即使一开始跟德国走得很近,但毕竟还是中立态度。
加上德国越来越吃紧,之前还因为无限潜艇制,导致瑞典不少商船遭了大殃。
虽说忍而不发,但还是很不爽的。
所以这一次,他们回应了英国提出的要求。
中立国允许接纳战争难民。
毕竟,中立这个字样,是拥有一个极其灵活的标准底线。
377.让西乌克兰再飞一会儿
正面进攻上,布柳赫尔几乎牵制住了白俄西北军的大部分兵力和火力。
反观侧翼攻势上,罗科索夫斯基以平推的形式,将战线不断蚕食推进。
这样的持续进攻,维持了足足三天。
而这三天里面,整个白俄西北军都处于崩溃边缘。
直到丘吉尔回应了米哈伊尔的请求,白俄西北军才开始把所有防御重心都回缩到最后的防线上。
只可惜,越是往战争深处进攻,其遭遇到的抵抗就越猛。
虽说红四军是精锐,但白俄西北军也同样不是吃素的。
连续作战使得双方的战场拉锯在最后的防线上。
眼看丘吉尔要将这些白俄军给接走,负责这场攻势的邓尼金将军,再一次投入两个团的兵力。
力求吞掉这支已经被围困在这里的孤军。
只可惜,英军的舰炮也随之而来。
最后为了避免伤亡,邓尼金减缓攻势,眼睁睁地看着白俄西北军的撤退。
对于邓尼金的犹豫,无论是布柳赫尔还是罗科索夫斯基都表达出强烈不满。【欢;:迎”进?”!f入?【,!夜;袭”;的”g:月:?费.'群;:】:.?.4?:9.,3:”f”6!,1:3”;5?.”
“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即使对方有舰炮,也不可能覆盖住整个战场,而将军,您却退缩了!”
布柳赫尔几乎是咆哮般地质问邓尼金。
罗科索夫斯基也同样表达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