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了渔业问题。
如果要获得更加精准的情报信息,则需要更高的权限。
但是,就以尾崎秀实当前的实习生身份,他所能获得的,只有这些。
很麻烦,但对于他们二人而言已经足够了。
彻夜不眠的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分析。
他们把所有情报信息都整理成一条直线。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这种工作一直持续下去,从
尔后,他们把整理出了一条极其重要的时间脉络和最核心的情报。
日本国内的阶级矛盾,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最高点。
“我们必须做点什么。”
微弱的烛光下,幸德秋水的眼睛倒影着那晃动的火光。
“现在是我们的时刻。”
“属于我们的1905。”
房间内,尾崎秀实一言不发地捏紧着拳头。
埋藏在内心深处的火焰,正一点点积累。
……
清晨。
《朝日新闻》报纸上登刊了一侧新闻报道。
这一侧新闻报道又是大米价格上涨。
这已经是常闻,从1916年开始,大米价格就会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微调。
原本的微调很小,幅度不会太大。
毕竟现在的日本正走入工业发展的快车道上,其城市人口已经增长了20%。
应对如此大幅度提升的城市人口,粮食需求也会随之增加。
但是,其粮食产量并没有获得提升,这就导致日本大米开始往‘供不应求’的方向前进。
而这一发展伴随着对华入侵与对西伯利亚的入侵,正开始以指数级别的速度疯狂飙升。
一开始只是些许迹象。
很快,这些增长就以百姓所难以承受的负担不断增长。
但因为百姓们的知识量不足,导致他们分辨不出政府的欺诈和隐瞒行为。
唯一让他们有所感觉的,是那日渐艰难的生活状况。
而每一次对国内大米价格的报道,都不会给予明确的数目,仅仅是以‘大米价格微调’进行报道。
因为掌权者不希望底层百姓对国内状况的了解。
这是为了防止百姓们的社会思想觉醒,从而影响到统治阶级的社会权力。
只不过,这一次《朝日新闻》的报道,却与往常有些不同。
上面列举了一开始的大米价格。
1917年10月,1角2分每升。
紧接着1918年每月的递增。
3角8分每升。
4角1分每升。
4角7分每升。
直到现在8月,5角3分每升。
………
大米价格每月每日都在发生变化。
而这些数据,一直以来都不会被公布出去。
上层阶级说,这种数据一旦被百姓们知道,会引起社会动乱,从而影响到大日本帝国的发展。
所以日本内的大部分新闻报社都不会把数据给列出来,只是会隐晦地标出大米价格的调整。
但这一次,不知是何人所谓,这些大米价格的详细数据都被列了出来。
负责监管报纸内容的工作人员对此一脸茫然,因为就在昨天,他喝醉了酒,对昨天的工作并没有太明确的记忆。
也正因为这一醉酒事故,让所有人都把责任推到了这位工作人员身上。
只不过,只把责任推到单一员工身上远远不够。
他们说,这是某些员工的违规操作所导致的情况。
但无论他们怎么对责任进行扯皮,其社会影响已经开始萌芽。
首先是对大米价格的抗议,然后就是百姓们对大米的需求激增。
先是一点点痕迹,一小小火苗。
紧接着,日本人民内心深处的火焰,一点点被扩大。
很快,有些人开始发现,在他们这些没有多少文化知识的寻常百姓群体中,会出现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
这些学生并没有高高在上。
他们很自然地融入到群体当中,与他们一同生活,一起作息一起工作。
而且,学生们没有给他们讲什么深奥的大道理,也没有去宣传什么难以理解的意识思想。
他们所讲的内容只有一个。
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