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的疫情问题很难让全国人民知道。
而且为了封锁消息,不让国外知道苏俄内部也出现了疫情问题,新闻报纸都禁止了播报。
这是出于国际政治的考虑。
况且苏俄还处于内战,出现点瘟疫也属正常。但这种做法也给国内带来了麻烦,民众只是知道察里津出现了问题,却不知道察里津内部情况如何。
所以在遭到当地市政府的封城与限制出门时,便出现了很多不满的声音。
可即使如此,这些声音很快就被压了下去。
首先是政治宣传工作上的问题。
已经当任了《真理报》主席的布哈林,开始以漫画加文字的形式,进行科普教育的传播。
而《真理报》对这场流感形容为‘高传染性瘟疫’。
瘟疫是什么,百姓都知道,俄国就有些村庄出现过鼠疫,导致很多人死亡。
所以他们都在《真理报》的宣传下,认定为鼠疫。
虽说这并不符合玛利亚所提倡的‘科普’要点,但短时间内进行全民科普并不实际,所以彼得格勒方面打算退而求次,让他们了解到如今他们所要面对的,究竟是怎么样的恶劣情况。
而玛利亚即将要去应对的,正是传染源头的方向,一条负责给德国提供物资的陆上铁路。
自从沙俄倒台,苏俄建立之后,德国便获得了两个最大的好处。
一个是开通了高加索以南的铁路线,亚美尼亚同意了开放铁路,允许给他们进行物资运送。
另外一个则是可以与苏俄进行物资交易。
ps:昨天后台崩了,很多作者都更新不了,我也一样……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到这句话。
402.英法德封锁疫情,苏俄愿帮助世界人民
任务在执行,工作在安排。【欢;:迎”进?$”!入?【,!夜;袭”;:的”:月:?费.'群;:】:.:?.4?:9.,3:”f”6!,1:3”;5?.”
有条有序的国家秩序,正朝着他们所引导的方向行走。
“疫情并不可怕,最可怕的,往往是人心。”
就在处理国家疫情的某一天,弗拉基米尔这样说道。
他在全国各地中看到了各种报告。
一些潜伏在人民当中的白匪势力,贼心不改,试图通过造谣和鼓吹等方式,煽动针对苏俄政权的谣言。
虽说这一切都被识破了,但还是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而如今,玛利亚所需要去对付的,则是那条一直维持着德国生命线的铁路。
这条铁路不单给德国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实用物资,更是让苏俄获得了巨大盈利。
按理说这是双赢。
但突如其来的疫情,着实是给德国狠狠地打了一拳。
这一拳,让本就半身瘫痪,几乎踏入死亡的德意志
玛利亚对此无能为力。
她唯一能做的,仅仅是做好隔离和消毒。
为了能够提供足够的消毒酒精,伏特加酒厂已经开始改造,里面所生产的酒精开始走入医用方面。
与此同时,一种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的含氯消毒剂,正在加紧研发和生产当中。
可即使如此,依旧有很多地方得不到治疗和帮助。
俄国的土地面积太辽阔了,辽阔得有些地方是荒无人烟,百里之外都不一定可以看到一个人。
有些地方则是只有一座人丁凋零的村庄,孤零零地立在这里。
对于这些地方,无论是察里津亦或是彼得格勒都无法给予帮助。
他们唯一可以做的,只有自己目之所及的农村和城市。
反观德国这边,他们也因为疫情的原因,出现了大量的流感病患者。
兴登堡
他封锁了所有消息,严令禁止谈论最近发生的发热病。
但相对于俄国的雷厉风行的做法,德国则显得畏手畏脚。
他们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国内的阶级矛盾正日益增加,从前线回来的士兵也起了厌战思想。
不少人开始组织起工人或者士兵组织,反对继续战斗,反对这场帝国主义的战争。
“如果有得选择,我真希望可以停下这场没有止境的战争。”
不止一次,兴登堡这样对自己的秘书说道。
欧洲大战给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荣誉和地位,但那都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