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恩贝拉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这股压力如无形的手,死死锢住他的脖子,让他喘不过气来。
最终,他还是选择了折中式妥协。
他会暂时与他们停下战斗,尽可能地减少伤亡,但是停止战斗并不代表会放松警惕。
在他的安排下,作战小组会继续组建和训练。
对于这样的选择,朱可夫表示无法接受。
带着不满的他直接闯入库恩贝拉的办公室,并且说道。
“那里面都是局,你可不要被他们给害了。”
库恩贝拉带着一丝焦虑,劝下了朱可夫。
如果说朱可夫是不满,那么远在布列斯特的玛利亚,则是震怒。
都闹革命了,还跟他们玩过过家?
革命不彻底,彻底不革命,这家伙怎么就不懂了呢?
玛利亚那叫一个震怒,震得小手都要抓拳头了,就差冲入匈牙利境内,抓着库恩贝拉的衣领乱甩一通。
但事实已经摆在面前,玛利亚必须给他们做出一定的迂回。
可是要怎么做迂回呢?她左思右想,还是没想到什么好办法。
突然间,某个猛男从脑海中浮现出来。
但因为那么猛男现在还在西伯利亚那里,所以她并没有立即把他给叫过来。
相反,因为他未来所在的位置异常重要,因此玛利亚需要好好思考一番。
大大的地图再一次被她铺平在桌案上。
拿出放大镜,一边观察地图上的内容,一边思考着如何钳制奥匈帝国。
这个时空的一战打得远比原本的时空要惨烈。
然而这份惨烈主要是体现在西欧战场上,反观东欧,则显得格外平静。
但这份平静也仅仅是俄国那一侧而已,其他地方依旧战火连天。
特别是奥匈与意大利之间的战斗,更是激烈得很,几乎上演着‘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场面。
不得不感叹一声,欧洲大陆的优秀匹配机制,让意大利和奥匈帝国打得难解难分。
说是菜鸡互啄也绝不为过。
但这确实是好事,至少意大利确确实实地牵制住了奥匈帝国大部分军队。
可惜玛利亚所需要借用的钳制力量并不是意大利。
先不说对方愿不愿意,单单是意大利的猪队友天赋,就让玛利亚有些望而止步。
所以,玛利亚的目光停留在另外一处地方。
一处已经名存实亡的亡国地区。
塞尔维亚。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即使亡国了,也依旧凭借那惊人的顽强性,让本应驻扎在此的奥匈帝国军队,生活得很不自在。
除去此处这场亡国之战之外,塞尔维亚和奥匈帝国也同样是冤家一样的存在。
所以,大部分塞尔维亚人对奥匈帝国,可谓是憎恨至极。
在这里面充斥着各种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
这份积累,最后在萨拉热窝处爆发了。
虽说这场刺杀与原本时空发生了严重偏离,但依旧是成为了一战的导火索。
斐迪南因老皇帝的死亡,对塞尔维亚人民更是残酷得令人发指。
这就严重加深了塞尔维亚人对奥匈帝国的仇恨。
所以,玛利亚所相中的钳制可选地段,就是塞尔维亚,
那么又有谁能够带领塞尔维亚,摆脱奥匈帝国的残酷统治呢?
玛利亚将这个人的名字,以电报的形式发送到托洛茨基手中。
在这上面,赫然写着他的大名。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
420.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塞尔维亚
1892年,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王国的一座小村庄内,一位名为约瑟普·布罗兹·铁托的孩子,出生了。
那是一个贫穷的家庭。
父亲弗兰约·普罗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克罗地亚人,母亲玛丽亚则是一位斯洛文尼亚人。
九人的家庭,耕种着一个不大不小的土地。
尽管劳动辛勤,但因为家庭人口太多,加上帝国的粮食税收实在巨大,以至于他们这个家庭在生计上维持得十分艰辛。
虽说艰难,但至少一家人,过得还算充实。
直到十五岁的时候,他在初等学校毕业了。
为了弥补家计,他走出故乡,前往城市工作谋生。
那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