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伐克的斗争以更加激烈的方式爆发出来。
一时间,奥匈帝国出现了人手不足的严重情况。
德军的摆烂行为,更是让奥匈帝国难以维持。
斐迪南皇帝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了,加上帝国参谋长斯蒂芬的卧床不起,更是让这个帝国雪上加霜。
因为两个掌权者的突然倒下,康拉德重新掌控帝国权力。
而且因为他的个人声望与影响力,如今的帝国几乎被他一个把控。
即使要给斐迪南皇帝传递信息,也必须先落入他的手,然后再由他来带给斐迪南。
而且因为斐迪南的病情原因,御医们压根就不敢让他走出病房。
加上长时间躺在床上,导致一些必须由皇帝亲自决定盖章的事情,都得不到落实。
最终,在各方的商量下,他们决定启用帝国的备用方案,由宰相、参谋和帝国元帅三辆马车负责处理国家事务。
宰相与斯蒂芬关系很差,因为在战争早期,斯蒂芬就一直压制宰相。
如今身为帝国参谋的斯蒂芬起不了床,那么帝国内的所有事情都能落在宰相和康拉德手上。
在权谋和影响力下,这位帝国宰相是不可能比得过康拉德,所以到最后,帝国的所有事情都只能落在康拉德手上。
此时此刻,掌握大权的他,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不久之后,帝国境内就出现了各种印刷着康拉德头像的小册子,正到处散发。
与此同时,帝国的官方新闻媒体开始给康拉德造势。
冯·赫岑多夫。
而这一姓氏,正是康拉德的姓氏。
紧接着,一些奥地利学者发现,他们的报纸上似乎多了一些不一样的意识形态。
这份意识形态跟传统的皇族意识形态和资本形态完全不同。
那是一种弱肉强食的意识形态。
强调人种的差别和阶级存在的合理性。
上面赫然写着,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一个种族要生存下来,就必须具备侵略性。
一个种族若是为了生存,就必须不断斗争,不断战争。
将弱小的物种和种族消灭得灭绝为止,才可以让自己的种族一直活下去。
适者生存,物竞天择。
这个世界是残酷且血腥的。
这些思想仅仅是比较含蓄的方式表达出来。
但不久之后,宣传又开始发生改变。
首先是税收的加重和征兵的加强。
紧接着,在愤怒的人民群众里面,他将矛盾转移了出去,大放厥词地宣传道。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面,谁都无法放过谁。”
“捷克、斯洛伐克和那群匈牙利gcd人,正不断地蚕食着我们,不断地迫害着我们。”
“如果不是他们挑起战争,如果不是他们制造矛盾,我们压根就不会过得如此艰辛,如此的痛苦。”
“我们现在的悲剧,都是由他们制造而成。”
“所以奥地利的人民啊,如果想从痛苦中解放,就先吞食掉所有敌人。”
“因为那都是他们的过错!”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但人民的思维有时候也是盲目的。
在这个缺乏通讯的时代里面,人民想要了解外国或者家乡之外的情况,往往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谈或者媒体报纸上的描述。
掌握着帝国最核心的媒体宣传机器,康拉德毫无顾忌地使用了起来。
先是给自己造势,然后又是宣传具有强烈侵略性的思想。
伴随着宣传媒体的不断烘托,最终有不少人选择了参军。
在这里面也同样存在着不少清醒的人。
他们开始组织起来,在大街小巷中进行游行示威。
也有不少工人团体发起罢工,声援匈牙利那边的soviet革命。
如果是之前,斯蒂芬还在真正掌权的时候,这些游行示威和罢工运动或许能继续进行下去。
但此时此刻他们所要面对的人,是康拉德。
康拉德本身就是一位军人。
他知道怎么打仗,虽然说所自己认为的‘怎么打仗’放在国际上,就是菜鸡,但对付国内的人还是绰绰有余。
但是,让他去管理一个国家,那就有些为难人了。
在弗兰茨还是世上时,康拉德还是一个有一些些自知之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