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柳大哥、阿书,我们一人一块,柳博天说:“你吃吧!”我和阿书经常吃。是吗?阿书说:“对你吃吧!”
阿书,你怎么认识王老板的,他人还挺好的,也很大方。在古代吃食很重要,再说人卖钱的东西。
认识一年多了,我每次过来买糕点,一来二去就认识了,就你说的,王大哥人不错。对人也热情,有什么小事小忙也会帮你。
别的不说,我们从村子来,夏天热的渴了,讨一碗水,歇歇脚还是可以的。这个我听懂,我赶紧把最后一口红豆糕送进嘴里,举起手说,就是出门在外靠兄弟,镇上有人好帮忙,朋友多了路好走呗!
哈哈哈…你这样说法很新鲜,细想下,意思却是对的。柳博天伸手拍了拍我的背,你慢点吃,别噎着。“阿书,”小宇吃完再说!呵呵!不好意思啊!小宇你慢点,那边有个茶摊,我们喝杯茶再逛,已经到镇上了,就不急了。
几位客官,喝点什么,老板:“一壶青茶”。
昊宇坐下来才发现,茶馆的老板也罢、刚才的王大哥、路上的行人,他们的服装都有点像。
我国古代明朝的样子,平常农人,为了干活方便,都是像柳博天那样的短打。腰上一条布带一系,通常农人都是粗麻,像王大哥条件好点,就是棉的。这会街头年轻姑娘不多,大多是妇人和做生意的。妇人对襟的拉到一边,有布纽扣一扣,也有是布条的。下身穿的都是裙子。整体颜色都是浅色,镇上因为附近村民多,所以男女多半是附近村里人,穿的都黑色和灰色为主。
青茶味道并不好喝!估计是没处理好,有点苦涩,但我本身不懂茶,喝不出好坏。就看柳家兄弟俩,坐在路边的茶棚,明眼一看就是村民的打扮,但就是喝口粗茶,都有种举止优雅地气质在。我现在对这两兄弟的过往越来越好奇了。真正的村里人,就是普通,说话大声粗俗,吃东西走路都是大开大合。不会像他们这样,跟大门大户人家学过礼仪教养的一样。阿书说是算账打工的,不如说像书生。至于柳博天有时不高兴时,身上散发出来的气势,很让人害怕。
柳大哥,我们把没逛的地方逛完,一会再去置办需要的用品吧!咳咳…阿书你怎么了,哈哈哈…“昊宇”你就像怕大哥不让你去逛一样的表情。
柳博天嘴角勾了勾,看了下我,“喝完走吧!”逛多久都行,嘿嘿!谢谢柳大哥。
老板结账:“来咯”客官三文钱。我来古代还没见过钱,一眼不换的看着阿书,只见他从衣服里拿出个带袋子,拿出两个麻钱。看见这东西,不得不再次感叹,这是在古代了,我得适应,不能大惊小怪。
一路走过来,现在大概有十点了,街道上慢慢人多了起来,两边摆摊的,开店铺的,吆喝声不绝于耳。柳大哥,你们镇上可真热闹,小孩子玩的拨浪鼓、糖葫芦、唐人、买书画的、卖烧饼、包子、汤面、吃食的等等。无处不在显示着,古代街头热闹的烟火气。
阿书!你工作的地方在哪,就在前边那里,你看比别的商铺高,朱红色牌匾上面写着“香满楼”。是那个红木色,两层的吗?“对”
阿书不错嘛!你工作地方。嘿嘿!还行,要不要去店里看看,哈!那倒不用了,打扰别人工作。“阿书”,我们先给小宇买衣服吧!那去李氏布庄吧!那里布多一点。
大哥、小宇到了,“李氏布庄”看着门头上牌匾,还挺大气。位置就在阿书工作的酒楼斜对面。进去里面还挺大,有几个妇人在挑选布料。小宇你看下,你喜欢什么颜色的。浅蓝色吧!先看看料子再说。
客官,你们是给那为看呢!哈哈,给我自己,呦!年轻人,你肤色白净,拿亮色更衬你。还有这件米白色,你穿绝对好看,“老板”六尺浅蓝色纯棉布和六尺米白色的。好嘞!客官你稍等,我这就帮你裁。柳大哥,买这个多干什么,买布回去,让大伯母帮你做几件衣裳。
最后出来时,还拿了一双布鞋子。一共花了,二十五文钱。这次买布料的钱是柳博天给的。这么久了,看他家穷的,以为都没什么钱,来镇上时还害怕给人家添麻烦,让人家兄弟破费。结果,人钱是不多,但买东西也没犹豫,还挑好的买。估计人家才不外漏呢!实际是有钱的。
三人逛了一条街,每个人手里都提满了,才买够要用的东西。记得没来这之前,去超市买东西,提的手累死了,这里是,累不说,你还得走两小时路回去。古代唯一不好处,交通太不方便了。
大哥小宇现在东西都置办齐了,去我住的地方坐坐吧!阿书你去吧!我带小宇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