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三国:重生太史慈为民请命 > 第26章 祭祀之苦,瘟疫之难

第26章 祭祀之苦,瘟疫之难

古有八蜡之祭,每岁建亥之月,田功告成,则合聚八神而报响之,谓之八蜡。

1.先啬:神农;2.司啬:后稷;3.农:农夫;4.邮表啜:茅棚、地头、井;5.猫虎;6.坊:堤;7.水庸:城隍;8.昆虫。是八种与农业有关的神祇。官方及民间都会举行祭祀。旨在祈求农事顺利,秋有丰收。

五祀是古代祭俗中所祭的五种神祇。指祭门神、户神、井神、灶神、中溜(土地神和宅神)。也可以指代五行金木水火土。木正曰 句芒 ,火正曰 祝融 ,金正曰 蓐收 ,水正曰 玄冥 ,土正曰 后土 。

除了这些还有更为隆重的四时祭,分为春祠祭、夏礿祭、秋尝祭、冬烝祭,对应农历的一月十五、四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与祭祀先人相结合,因此每一次都格外隆重。

再加上其他各种神仙,比如青州人以刘章为神明(刘邦的孙子,齐悼惠王刘肥的次子。吕后称制期间被封为朱虚侯,后来由于在诛灭吕氏的过程中有功而被加封为城阳王。去世后谥号景王。)。其他州的人也有属于自己的神明。人们本来就需要祭祀神仙和祖先。还有祭祀当地的名山、大川,祭祀以及各种各样的天帝、天神。

需要祭祀的神越来越多,祭祀活动的流程也越办越豪华,老百姓用于祭祀的支出也逐年增多。很多商人为了从中牟利,也积极地让百姓们把祭祀活动搞得更加奢侈。尽管很多人因过度祭祀而让生活变得困顿,但他们还是不肯放弃祭祀。

比如济南国也仅有十几个县,但国内竟有多达六百多个刘章庙。历史上,曹操任职济南国相期间,发现当地的百姓虽然不富有,但是举办祭祀活动的话还是很奢侈,祭祀的负担太大了,导致了百姓越来越困顿、贫穷。因此曹操上任后不久便发布了命令,将国内六百多座庙宇全部拆毁。并且严禁国内任何人在举行供奉刘章的活动。

这就是青州黄巾投降曹操时说的:“昔在济南,毁坏神坛,其道乃与中黄太乙同,似若知道,今更迷惑,汉行已尽,黄家当立,天之大运,非君才力所能存也。”的由来。

十二月祭八蜡。

腊月二十四祭灶神。

正月初一挂桃符燃爆竹(祭门神、井神)

正月初五祭行神(五路神财神)

正月孟春之月祭户神

正月十五祭厕神

正月十五春祭(祭韭菜)

二月二祭土神(土地神)

繁重的祭祀活动让太史慈几乎精疲力尽,眼看着家里的好东西肉眼可见的减少,这还是淳于氏悠着供的情况,气的太史慈就连过年时候碗里的野猪肉都不香了。眼看着,那些迷信的村民把自家珍贵的粮食、肉类、布匹或是别的什么通通放进火堆焚烧或是扔进水里,太史慈的心都在滴血,恨不得出面去阻止这些人,可理智将他牢牢的拴在原地,理智告诉他,他这样强出头根本无济于事,只会让人们对他的猜疑更加严重,如果要以对鬼神不敬的名义处置了他,谁都解救不了自己。

自己人微言轻什么都改变不了,太史慈索性当看不到,平日除了上学就是跑去东边的山里捕鱼或试着抓野鸡野兔。

这天,太史慈大早上就提上木枪出发,到午间才提着两条小鱼回来,还没进房门就听到不断的咳嗽声。

“咳咳!咳!”

太史慈大惊,以现在的医疗手段,感冒发烧都容易要人命。连忙顺着声音找到里屋,只见淳于氏躺在床上,紧紧裹着被子,炭盆里烧着木材,火势已经小了很多,留下一大堆灰烬。

太史慈连忙捧来一堆木材放进盆里,坐到母亲身边关切的问道:“阿母,你怎么了?”

此时淳于氏面色苍白,脸上冒着虚汗,鼻子囔囔的小声说道:“阿母不知怎么的,很难受,许是得了风寒。”

太史慈心里咯噔一下,淳于氏不会是感染了瘟疫吧?东汉末年的时候正好是瘟疫大流行的时候,从公元171年开始,灵帝时期平均4年爆发一次大瘟疫,持续51年,导致6000万的东汉人口锐减到1000多万,死亡4800多万,比西方的黑死病严重的多。医圣张仲景的200多族人因疫病十年内锐减三分之二,直到张仲景创出《伤寒杂病论》之后,才缓解了疫情。

饺子的前身娇耳便是张仲景所创用来治病的,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药材用来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冻疮。

太史慈跑到厨房生火烧水,拿出一块生姜切成薄片放在水里煮,太史慈前世曾经看过一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