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帅,。静则生慧,动则成昏”
“收心离境,住无所有,不著一物,自入虚无,心乃合道”
----坐忘论
“道者,有而无形,无而有情;变化不测,通神群生。在人之身,则为神明,所谓心也;所以教人修道,则修心也;教人修心,则修道也。道不可见,因生以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则道废,道废则生亡,生道合一,则长生不死,羽化神仙”
----太上老君内观经
“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以为不死之药”
----养生论
转眼之间,李复来到藏书阁已经三月有余,在这三个月中,藏书各种得各种道家典籍,珍藏秘本,前人注释,李复挑挑拣拣读了不少,都是大而化之得理论。这也很正常,各家性命交修的口诀密语尽是口口相传,不见于文字,自古以来失传了不知多少。
李复躺在一张摇椅上,手中捧着一本南华经注释看的津津有味,虽然少了各种关隘之处的口诀,但是这种大道典籍依然是每个修道人最喜爱的,况且还有高道真修的注释。
“嗯?又来了?”李复突然心中有感,自从三个月前他进入这藏书阁,就隐约感到有人窥伺,但是遍寻这藏书阁也未发现暗中窥伺之人。
“呵呵,就等你了!今日我倒要看看是什么东西,整日窥探我。”被连续窥探了三个月的李复心中着实恼怒,昨日邀请郭璞来藏书阁暗中布下天罗地网,就等着窥伺之人出现。
心中感到窥视之感越来越强烈,几乎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李复右手一翻,手中一张符咒至于掌心,口中低喝一声:“阵起!”
只见藏书阁一楼的八个方位有金光闪现,迅速连成一片,将整个一楼从空中笼罩起来。按照郭璞的说法,这都算不上阵法,只有现形,照妖,追踪的作用,并无拘禁,迷惑,杀伐之功。
在一片金光照耀之中,李复看见拇指大小的白色小虫从临近的一本书页上一跃而起,穿过金光往二楼飞去,速度不快,摇摇晃晃的,且飞过的地方留下一条长长的金线,李复见状不紧不慢的跟在后面。
循着金线上了二楼,金线并未做停留,顺着楼梯一直往上走去,李复跟着金线后面一直上了五楼才停了下来,藏书阁一共就五楼,阁中共有十二面窗,每日有阁中洒扫之人开窗通风,每面窗户前有案几蒲团,文房四宝等物。在此处看书也是惬意的很。
李复无心欣赏楼中景致,跟着金线兜兜转转最后停留到一个角落中,这里同样干净整洁,但是书架上的书寥寥无几,金线贯入一本书,书的封面上写着南华经,跟李复手中的南华经一样,但是更为老旧。
拿起书本以后,李复随手翻了翻,未见异常,除了书本更加老旧且没有注释以外,没有什么怪异之处。因为藏书阁维护得当,连破损之处都做了修补,书本干净整洁。
有问题,这是李复的第一感觉。金光至此消失,明显刚才那小虫子进了这书里,现在却消失不见,李复拿着书本后未作停留直接出了藏书阁,有值守之人看到李复后,将石勒喊来套好车马在门口等李复前来。
从李复来藏书阁的那一日,进出就由石勒跟随,当然阁中他是进不去的,但是藏书阁中的小院有供各家管家仆役停留的地方,也有一些寒门学子再次寄居苦读,或任职阁中,再次居住。偶尔会有一些学子应各世家要求再次教授一些文字,讲解一些书籍,毕竟常年跟着主子出入阁中,不识字肯定是不行的。
这一来二去,石勒也学会了不少子,一来他聪慧好学,二来这阁中寒门子弟想要攀附权贵,入朝为官的不知凡几,想要通过李复搭上傅家的人不要太多,所以虽然石勒为异族,但是也未曾收到怠慢,反而学了不少东西。
一路无话,李复回到家中后,换好衣衫,自房中取了憾龙戟,来到后院桃树下,自有侍女仆从上前安排酒水点心。
李复坐在树下,手中一页页的翻看者手中古旧的南华经,夜晚都未曾停歇,树下温度适宜,清风和煦,即使有风从远处来,到了这园中也变得平稳舒缓起来,李复捧着书一看就是三天。等再抬头时,就见郭璞,傅宣,裴頠三人坐在一旁饮酒下棋。
“郭公子是前日夜里来的,傅公子是昨日来的,裴大人今天早上到的”身后传来高兴的声音。
“醒来咯”傅宣抬头看向李复,喊了一声。
李复对三人笑了笑,三位兄长稍等,我去换洗一下再来。三人挥挥手表示不介意,李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