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宋捕头送秦源来到布店时,秦源的母亲陈氏早就抱着打包好布站在布店门口等着了,看见宋捕头将秦源送了回来,陈氏赶紧对着宋捕头行了一个礼,说道:
“感谢大人将我家小子给送了回来,劳驾大人了。”
“此事何足挂齿,是我要感谢这小郎君,救了被人贩子拐走的女孩,不然那被拐的人家还不得急死啊。”
宋捕头可不敢跟秦源的母亲说被拐的人是州府长史的女儿,毕竟来的时候张县令就叫众人将今天的事烂在肚子里,谁都不准说出去,否则就别怪他翻脸不认人。
想来也是,这毕竟涉及的州府长史的脸面,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女儿一辈子都活在童年的阴影之中。
宋捕头见已经将秦源送到了陈氏的手中,也不愿在这停留了,他还忙着去县衙里找书吏将今天的事记录在案,交给张县令审核呢,于是就对着两人拱拱手道了一声告辞后就离开了。
陈氏看见宋捕头走远了,才叫秦源将刚刚和宋捕头办了什么事一一说一遍,刚刚她突然被一个捕快给找到,说是要带她的儿子去追什么凶,这可把她给紧张的,生怕儿子有什么闪失。
可是看着一副公事公办的官差,她又不能说什么表示自己的不满,只能同意了,只是在心里默默地为秦源祈祷着,希望秦家的烈祖烈先能够保佑秦源完好无损地回来。
秦源只能将自己是如何推断出那人是人贩子的,以及自己是如何找到人贩子的事都说了出来,只是自己钻狗洞的事让他给隐瞒了下来,他可不想让陈氏白白地担心一场,反正自己现在不是什么事都没有嘛。
陈氏听着秦源说道自己只是带着路,没有遇到什么危险,也就放下心来,对着秦源说道:
“这次就算了,下次遇见这种事可千万不要乱掺和,那些人贩子哪个不是坏事做尽的人,小心伤了你自己,听见了没有。”
秦源知道这是母亲担心自己,一直点头示意道自己的知道了,随后就将买好了的东西全部搬到牛车上,和吴二娘等人一起回到了双水村。
回村之后才发现秦时有和秦风都不在家,向周围的邻居家一打听才知道,原来秦时有带着秦风出去走亲戚去了,要傍晚才能回来,秦源也不管这了,将东西搬来进来,就回去自己看自己从夫子那里要过来的文章,仔细地钻研了起来。
“夫子给的这些文章看起来并没有太多精彩之处,只是引用众多先贤的话,以及经典的历史典故,对于自己的见解倒是很少,看来自己还是要多看看古籍了。”
看完程老夫子给的众多文章,秦源不由地在心里想着,其实也是,毕竟这只是一场童生试而已,县令自然不可能期翼一个童生能有什么惊世骇俗的见解。
看完这些,秦源发现天已经快黑了,而秦时有和秦风还没有回来,陈氏给他们留了些吃食,就招呼秦源快去吃饭了,吃完饭,秦源感觉今天还真是太疲惫了,就早早地回房睡了。
第二天,正当秦源还在屋里练着文章时,就看见村长和里正领着一个中年男人来到了院子里,而这男人就是李长史,后面还跟着李璇和四个家丁。
“这位相公,前面这个小院就是秦家二郎的家了。”
里正指着秦家院子对着李长史说道,他还纳闷了,今天一早就有几个县里的衙役带着李长史来到他家,要找秦源,里正想了半天才想起这秦源不就是秦家二嘛,看这男人应该是大富大贵的人家,怎么会来找秦家二娃呢,只不过没让他怎么多想,就带着村长领着这群人来到了秦家。
秦时有看着这些人正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来找秦源,也只好问道:
“诸位相公,不知道为何来找我家老二,可是他闯出了什么祸事。”
秦风和陈氏听见外面的动静也赶忙赶了出来,想看看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您说笑了,不是你家秦源闯了祸事,是我特意来感谢你家秦源的。”
李长史对着院里的秦时有恭敬地回道,想他堂堂一方长史,对着一个白衣农家这么说已经是最大的敬意了。
秦时有听说他是来感谢秦源的,也就只好将他引了进来,请他坐在院里的桌凳上,让陈氏赶忙倒些自己的土茶过来。
李长史接过陈氏倒来的茶,也没有嫌弃,端起了就饮了一口,才开口说道:
“昨日,老夫的女儿被人贩子拐走,险些丢失,多谢了贵公子的机智相救,才让我的女儿再回到我们的身边。”
叫人从旁边递了个盒子来送到秦时有的身边说道:“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