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陈父一个。
因为陈母会时不时的给瘦了不少的两个孩子补营养,为此一般要请半天假左右。
对于这点,村里这会儿可没人有闲心嘀咕谁家怎么样了。
他们在听到广播的那刻就全都慌了起来。
里面不少曾经得到过陈父陈母消息的人,如今更是后悔不已。
毕竟现在离考试已经就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要是当时听劝,他们可就能比别人多出不少时间!
外面的纷纷扰扰并没有太影响到陈家。
影响最大的一点,可能就是因为教材了。
村里有人不知怎么知道了陈家有全套的复习资料,有不少人就跑上门借起书来。
陈秋云为此困扰了两天后,就决定自己抽时间抄一套给出去。
过了几天,她抄完后就双目无神的交给了一个知青。
这人平日和村里关系处的还不错,来到陈家村也已经五年多了。
像这样的人在知青点还有好几个。
陈秋云早就注意过村里的这些知青年纪跨度有点大。
高考的难易程度对这群人来说,肯定是不一样的。
毕竟年轻的来这儿没几年,书本上的知识还有很大一部分印象,复习起来问题不大。
但那些快三十岁的就有些吃力了。
他们在地里干了这么多年的活,脑子里恐怕早就不记得书上都是讲的什么东西了。
陈秋云暗叹一口气,这些书也算是她的一点心意了。
接下来的日子迅速平稳下来。
她每天不是帮陈志远讲题,就是在给他出新题目。
顺便还整理出了几套卷子送了出去,希望能对陈家村的其他考生有些帮助。
不光是他们在埋头苦学,全国各地都在为这次高考分秒必争着。
每个挑灯夜读的考生都顾不上抱怨艰苦的环境,也没有冷却学习的热情。
只恨时间太短,怕自己来不及学进去更多的知识!
陈家挑灯夜读了一个多月后,时间终于还是到了十二月份。
考试的前一天。
陈父陈母合力收拾了他们和两个孩子的行李,带着人一起去了县城。
一行人到招待所定下房间后,陈父就催促两兄妹先去考点找一下自己的座位。
接下来考试的这几日,几人就住在了县里。
大嫂倒没跟来,她的肚子如今已经大起来了。
一家人不敢让她跑来跑去折腾,所以就让她在家安心养胎,要不了几天他们就回去了。
县城的招待所里。
陈秋云和二哥记住了房间,才一块儿去了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