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好,正好给嘉平添个弟弟,哈哈。”李素华高兴道。
“妈,有空让我爸再想个好名字。”周秉昆笑道。
“已经告诉你爸了。他今年春节应该能回家。他三年没回家了。”李素华道。
“我爸今年肯定能回家。”周秉昆道。
“希望他们都回来吧。”李素华道。
“秉昆,我妈和光明下午送过来一些鸡蛋。”郑娟笑道。郑秀和郑光明那边的情况也变的很好了。
老大娘郑秀此时有了临时工的工作。钱不多,但也算稳定了,比她卖冰糖葫芦和冰棍强很多。当然,郑秀的工作是周秉昆找人解决的。
而郑光明的眼睛早在两年前,就被周秉昆治好了,是在吉春医学院偷偷治好的。对外的说法是,郑光明的眼睛突然变好了,不知道什么原因。
郑光明不是一个小瞎子了。他和正常人一样了。
他眼睛好了之后,被周秉昆送去学校上学了。
郑光明也打消了去北陀寺的念头。
在大家的观念中,只有家里出意外了,才去寺庙出家。一般的情况下,好好的,没人愿意当和尚。
就算郑光明有慧根,他也不想当和尚。电视剧中,他去当和尚,实属无奈。他是个可怜的孩子。
“又送鸡蛋了,你妈家养的鸡不多吧?”周秉昆随口道。
“是不多,我都说了不要,但他们非要送。”郑娟笑道。
“光明是半大小子,正是能吃的时候,我等会儿送点肉过去。”周秉昆随意道。他家从来都不缺吃的。三年时间下来,家人都对他经常往家里拿吃的已经见怪不怪了。
“秉昆,你今晚值夜班,要注意休息,不要和别人聊天。”快吃完时,郑娟突然板着脸道。周秉昆是个医生,他是需要值夜班的。但周秉昆是个年轻的、医术高明的医生,年轻漂亮的小护士,总喜欢找周秉昆聊天,还被郑娟看到过。所以,郑娟不放心。
“娟儿,你放心吧,我只爱你一个人,那些小护士,没你漂亮,哈哈。”周秉昆在郑娟耳边低声道。说完他亲了一口郑娟,笑着走了。
第215章 周秉昆的错误想法
老大娘郑秀和郑光明还住在太平胡同。
不过,这里的房子经过周秉昆找人大修后,像个样子了,比周围的房子好了不少,住人是没有问题的。
此时,郑光明正在家里学习。
他的眼睛被周秉昆治好后,周秉昆就安排他上学了。不过,他一般都在家里自学。因为学校的老师们都在忙其他的事。
正是晚饭时间,老大娘郑秀也下班了,她在家做饭。
周秉昆给她在附近的亚麻厂找了个临时工的工作。
她每天活儿不重,还能正常上下班。还有正式工的福利,她挺知足的。
不多时。
周秉昆自行车的声音响起。
“秉昆哥,你来了!”郑光明高兴道。他听出了自行车的声音。他虽然眼睛能看见了,但耳朵依旧很灵敏。
三年过去,他已经大变样了。他个头长高了不少,身体也结实了很多,没有营养不良的样子了。
“光明,把肉拿上。”周秉昆直接扔给郑光明五六斤肉。
“秉昆哥,我不要。”郑光明接过肉,又想还给周秉昆。
“光明,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用和我客气。”周秉昆笑道。
“秉昆来了?”郑秀听见声音走了出来。她现在年纪更大了,眼看着老了很多。
她是个善良的人,但她却一辈子受苦。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道德经》中有这句话,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对于芸芸众生,只要活着,行的就是人道,不是天道,是要损不足以奉有余的。
不足的人其实都是弱者,有余的人都是强者。
而弱者往往更在意礼义廉耻,才显得善良一些。
而强者更看重实际利益,他们无所谓善恶对错,他们只做对自己有利的事,他们显得更凶恶一些。
善良的人,被各种规矩约束的死死的,他们辛苦一辈子,能活着就不容易了。
凶恶的人,他们无所谓规矩,他们走在灰色地带,只要对自己有利的事,他们就不停的做。
善良的人创造的价值,大多数都被掠夺走了。
善良的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