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负重的铁板和铅板。
“别想着偷奸耍滑,背囊放上去,秤杆抬起来。自己感觉不够份量的,现在过来加码还不迟。谁要是缺斤短两,补双倍。”
谁能想到,一个射击教员居然放着专业训练不搞,非得带着新兵们在考核的最后关头练体能。
没有谁的脸上能强行挤出一丝笑容,他们此时已经预料到,此时惨痛的经历,很有可能与昨天晚上训练的结果有关
。
如实给自己的背囊内补上足额的负重,随着李爱军一声口令,九十多名新兵暂时忘记了上午训练产生的疲惫,咬紧牙冠沿着预定路线飞奔而去。
再次回到李爱军面前时,已经是接近半个小时后了。
为了不至于再次沦落为卖弄苦力的搬运工,所有人都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争取不会被甩到最后九名去。
然而让他们更加意想不到的是,上气不接下气回到射击训练场的新兵们,赫然从李爱军手中接到了一张密密麻麻写满数字的纸张和一支墨量充足的中性笔。
“给你们二十分钟时间,做完纸上的题目。成绩最差的九名,今天也不用接受别的训练了,专门做题吧。”
纸张上的题目全都是坦克射击诸元的计算问题,这些实战中都是由微机进行的运算,此时却需要完全依靠人脑。
此前理论学习的时候没少做过这样的题目,但刚刚习惯借助火控系统完成对敌追踪锁定和射击的新兵们,计算能力早就出现了严重的下滑。
二十分钟对他们当中的很多人而言,都是极其艰难的挑战。
况且考核还是在高强度的负重武装越野之后,李爱军根本没给他们多少休息时间,大脑时刻处于缺血状态的他们,想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证高准确率,更是难上加难。
对夏承安来说,这同样不是多么容易的事情。
尽管他一直没有忘记锻炼人工计算的能力,但在这种条件下,他同样无法保证自己能否按时完成所有题目。
而夏承安不知道的是,当他埋头计算的时候,基地里来了几个不速之客。
廖泉和李福湘商议过后,到底还是决定不搞趁热打铁的那一套。
他们迫切地希望夏承安这个新兵典型能出成绩,但他们同样不希望集训基地和夏承安为了表现自己迎合上级放卫星弄虚作假。
所以,对夏承安的考核,最好的办法就是来一个出其不意。
只要稍微晚来那么几天,让夏承安和其他人脑子里的热乎劲过去,然后再突击进行检查,那么夏承安表现出的绝对是他最真实的能力水平。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这个新兵还能如报告中所说的那样除了搬放零件之外其他操作都独立进行,并且拆装完成的发动机能够正常运行,那他们就有充足的信心,却完成心中的计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