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新兵们多少是有些畏惧的。
听班长这么嘱咐,几人连连点头后,不仅抱紧了手里的武器,也跟紧了面前的老兵。
看着其他人的身影迅速没入星星点点的墨绿色点缀着的土黄大地,老兵紧皱着眉头,到底还是扭头朝夏承安招呼道:
“夏技师,咱们也出发吧。这五公里可不轻松,你得做好吃苦的准备了。”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五公里越野。
虽然没有全负重,但图上五公里,很可能意味着他们脚下丈量的土地远远超出这个数字。
一脚踏出掩蔽工事,真正有机会认真观察这连
绵的丘陵时,夏承安不由得被映入眼帘的景象震撼了。
昏黄的太阳有气无力地挂在西边的山头上方几尺高的地方,倾斜的光线将所有挡在它前方的山峦都扯出了长长的影子。
在那些阴影的映衬下,不可直视的太阳有了清晰的轮廓。正如唐人诗句中描述的那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诗句中孤烟和长河的意象夏承安不知在哪里,但广袤的大漠与浑圆的落日就摆在眼前。那种几近迟暮的苍凉,忽然间就与心中已然做好的淘汰准备完美地契合。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不知为什么,夏承安忽然就吟出了这么一句明显不怎么合时宜的句子。
而在他前方几步远的地方,听到夏承安这么说的老兵身体骤然顿了一下,随即舒展了紧皱的眉头,而后挤出苦涩的笑容扭头看向夏承安:
“怎么突然开始装文化人了?”
诗句的含义他当然明白。
正因如此,他才感觉夏承安此刻的情况有些不太对头。
听到老兵有些担忧的询问,夏承安咧嘴笑了笑,随即快走几步凑到老兵身边,而后认真解释道:
“就是忽然间有些感慨,觉得从古至今咱们的家国情怀一直都在这片土地上延续。咱们今天吃的这点苦,可能还不如古代那些戍边的老兵们经历的万分之一。”
听夏承安居然这么解释,老兵傻眼了。
他是真没有想到,这浓眉大眼的小伙子,居然还有这种闲情雅致。想想过去几个小时夏承安表现出的坚毅和果敢,老兵顿时失笑道:
“如果你不穿这身衣服,你应该去当个诗人。”
“不过有句话你说得没错,咱们现在的条件可比那些古代的士兵强多了。先不说待遇和地位,就咱们这伙食,古代那些兵肯定比不了。今天晚上也就是情况特殊,要是咱们不犯浑打游击,只要找到大部队,不说香喷喷的饭菜吧,热腾腾的馒头肯定是有的。”
提起伙食,老兵也不由自主地吞了口唾沫。
自从83野战炊事车列装到部队以后,野外训练除了必要的生存练习需要自力更生外,他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以野菜野果充饥过。
“嗐,你说我提这个干嘛。不说还好,一说肚子都开始闹腾了。行了,抓紧时间吧,这鬼地方,天黑了可不好找回来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