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淋漓让他们莫名地有了几分愤怒。
他们很想问,夏承安凭什么这么贬低他们。
在这些心高气傲的新生看来,所谓的起床后没精打采不过是夏承安找的一个借口,指不定他就是在不知道哪里受了气,又转头撒在他们身上罢了。
都是从这年龄过来的,即便彼此年龄相差好几年,思想观念也因为时代的发展有所差异,最基本的人性还是共通的。
夏承安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当即斜睨一眼第一排表情最丰富的几个男生,而后不屑地冷哼道:
“怎么,被说了几句,感觉受不了了?”
“是不是觉得自己是学生,是高素质人才,是以脑力见长,未来为祖国添砖加瓦也不用付出
体力劳动?”
“哦,忘了,你们还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将来是要成为大文豪大学者的人物,玩的都是辞藻,耍的都是情感,身体素质差点,精神疲惫一点,无可厚非是吧?”
扭头看到队列当中居然还有人深以为然地点头,夏承安不由得为他们的天真感到好笑。
有梦想固然是值得鼓励的事情,但脱离实际的梦想却不在此列。
无论文理,想要成为某个行业的大家,广泛的基础知识积累是必不可少的。
而这个过程同样充满了艰辛和痛苦,对身体和精神的磨砺远不是现在这种程度的军训所能比拟的。
这些新生们现在之所以还有这么远大的理想,只不过是他们还没有践行他们的理想罢了。夏承安可以肯定,这里头有十之八.九的人,在积累阶段的前半程就会放弃。
而剩下的那十之一二,也会在后半程逐渐接近理想的道路上,或是受限于天赋,或是受制于现实,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之下,最终有所成就的,万中得一都能称之为幸事。
所以,在不久的将来,他们迎接的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承认自己也是平凡人。
“别做梦了,真以为看两本书做几个梦,写出来的东西就能算文学了?到时候你们写出来的那些东西,就像现在的你们一样,半点精神气没有,充其量只能算无病呻吟。”
“如果认为我是在强词夺理,各位回去以后不妨借点诸如《文心雕龙》《诗品》《人间词话》之类的著作好好看看,看看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大师们,是怎么讲的。”
夏承安虽说是个理科生,但这些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文学著作也拜读过几本。
详细的内容虽说已然忘记,但主旨却记忆犹新。
这些同样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新生们课外拓展阅读的必读书籍,夏承安相信,当他们真正在自己的专业内认真学习过一些东西,同样会对这门专业抱有相当的敬畏。
“现在,跟我一起重温一下你们高中语文必背课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