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他大学学的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和电路才是他的长项。驾驶、射击、指挥乃至战斗,他跟其他新兵一样,没有任何底子。”
“所以,他干修理,有成绩确实理所应当。但其他方面呢?一个人报名参加三个科目的考核,还差点三科全优,难道这也是理所应当?”
李爱军几句话,顿时让心里暗暗有些意见的老兵们哑口无言。
只能说,夏承安跟他们相处的时间太少了,以至于他们对于夏承安背地里的努力,完全没有深刻的印象。
如今回想起来,夏承安在坦二连短暂停留的一个多月,他们确实看到这个列兵每天总是忙得脚不沾地,身上总是散发着浓烈的清凉油的味道。
“尤其需要咱们学习的,是他知错就改的品性。”
李爱军知道,夏承安从来都是一个骄傲的人。
但夏承安身上的骄傲从来没有成为他前进的阻力,相反,每次被李爱军批评自以为是之后,夏承安总能吸取教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和改变。
而这些反思和改变,又会重新成就他的骄傲。
在李爱军看来,这种骄傲其实用“不服输”来概括更加合适,但在夏承安没有彻底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军人之前,即便内心已经极为认同,李爱军依旧不会当着夏承安的面做出这样的肯定。
“知错,和认错是两码事。”
“认错,只是我们在表达一种态度,而知错,是对错误产生和改正的综合反思。我们有些战友,犯错成了习惯,写检讨也有了套路。”
“犯了错误,为平息事端而认错,为应付惩罚而检讨,根本上并没有把自身的问题找出来,更谈不上改正。”
“因此,我们可能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却也不会在犯错后有任何进步。”
李爱军先是看了一眼刘筱云,随即将目光在其他几名老兵脸上扫过,让对方意识到这些话主要针对的是谁,这才继续讲述道:
“我这里,同样有一个故事。”
“夏承安刚到新兵连的时候……”
提起自己与夏承安认识的经历,李爱军忍不住有些唏嘘。
时至今日夏承安依旧不是什么完人,但近一年的经历却清清楚楚告诉李爱军,这个年轻人正通过丰富的经历,借助军营这座大熔炉,将自己塑造得越来越没有瑕疵。
“所以,不要觉得向一名列兵学习很丢人。真到人家把咱们彻底超过去,咱们可真就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作为班长,我先向大家表个态。之前连里组织电脑培训,我确实有拉不下脸面被刘筱云和夏承安教导的想法,所以虽然写了申请书,却没有强烈要求参加。”
“从今天开始,即便已经没有上机操作的机会,我也会主动找刘筱云帮我补上前面的课程。我的目标很明确,明年新兵下连的时候,我能跟文书抢活干。”
李爱军没有提及战术方面的目标,有件事其实他心知肚明,夏承安或许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一定会全面超过在场的很多人,包括他自己。
既然这样,倒不如在其他方面设立一个具体的目标,通过这个小目标,带动所有人日常生活和学习向更高的要求和更严的标准靠拢。
榜样之所以能够成为榜样,就在于他容易靠拢,却极难超越。
夏承安,注定会成为坦二连官兵们学习的榜样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