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都感觉是天才谋士,计划更是天衣无缝。
可在张学铭看来。
村冈长太郎这自认为完美无缺的计划,都是上不得台面的小伎俩。
只要稍稍反击一下。
就能轻松的将整盘计划打碎,重组成有利于奉军的局面。
在张学铭面前。
村冈长太郎就是跳梁小丑外加冤大头。
两千万送给白俄,还真是大手笔,只不过同贷款给奉军的一亿一样,也是注定打了水漂。
白俄突然的宣战,让苏军大吃一惊。
前线与奉军战事还在吃紧,如今后院着火怎么可能不急。
当天苏军军方会议室灯火通明。
一众核心高层围在一起,激烈的进行争论。
村冈长太郎也非常之狡诈,偷偷给苏军递送情报,却根本没有告知过任何一点,白俄同样要发难的事情。这就让苏军顿感措手不及,首位不能相顾。
日军的想法也很简单。
那就是贪!!
他们早就将奉军以及南下的全部地区看成了囊中之物。
所以,自然做了更长远的打算。
绝对在这片土地修生养息一段时间,在依靠这片土地肥沃的支援壮大军备实力,随后在北上进攻苏军。
只要能在吞并掉苏军,那整个远东地区乃至亚大路板块。
日军将是拥有绝对统治权利的强国。
还是那句话。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既然日军能兢兢业业准备百年,历经几代人努力,只为了发动对华侵略。
怎么可能没有更大的野心?
所以,在这场奉苏战役中,日军想要的东西贪心到可怕。
可现在终究是要打了水漂。
因为,日军能玩弄白俄,也有可能玩弄苏军。
但面对张学铭。
只有奉军玩弄日军的份儿,怎么可能有他们玩弄奉军的份?
既然张学铭决定要结束这场战役了。
肯定要出来一些背锅的,用这群背锅侠来换取更大的利益才是主要目的。
战争是什么?
并不是普通军士认为的简单打仗就好了。
深海深仇除外。
更多的是为了利益,只要能获得的利益足够大,战争的结束速度快的超乎人们想象。
张学铭的手中有足够的的利益,能让奉苏双方停战。
但前提是。
要有外交的资格,否则有再多的利益,也只有拱手相让的份..
......
哪里有什么利益交换。
弱国无外交,这是更不不变的真理。
所以,张学铭要在打疼苏军,打的苏军西北不能兼顾。
当苏军被逼到必须二者选其一
才是真正结束战役的时刻,更是奉军手上筹码最值钱的时刻,也是能换取到更多利益的时刻。
张学铭不仅看的足够远,也足够深。
蝇头小利,不如长久发展。
未来两年的大战波及全球,奉军想要站的更稳走的更远长远发展才是首要目标。
日、苏、白俄,都只是张学铭手上的棋子罢了。
18日,白俄正式宣战。
19日,苏军方面再次紧急集合,快速凑齐三万强军向东出发迎战。
苏军已经是焦头烂额。
苏军高层更是直接下达死命令,满洲里战区要提高强度,再度增配三个装甲团以及三支骑兵旅奔赴战场。
这次,白俄的发难算是彻底刺痛了苏军方面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