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常的历史轨迹当中。
我军的战术穿插,在二战期间各国当中都有享有盛名。
但这真的是本意吗?
当然不是。
有一句俗语说得好,穷则战术穿插,富则火力覆盖。
抗日战争当中。
由于各种因素的复合之下,精通战术穿插只是无奈之举。
但这次与历史轨迹不同了。
目前在三省范畴之内,进行着战术穿插的是关东军的各个大队。
由于关东军在三省兵力,着实捉襟见肘。
所以。
只能分兵多股,奇袭各个重要城镇。
意图用:最小的代价,来换取到最大的利益。
当然。
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日军对于目前的奉军依旧非常鄙夷和看不起。
哪怕奇袭北大营以及南满铁路段计划失败。
骄傲且自大的关东军并没有打起精神。
只是认为。
这仅仅是一次不重要的失策,刚好与奉军的精兵碰上了罢了。
目前关东军与日军。
打心底里头,依旧对奉军还是轻视的。
“报告!前线指挥部来电,廖司令命令我部全歼敌人与凤凰城外,绝对不允许敌人毕竟至凤凰城外。”奉军73团团指挥部在凤凰城中心。
这里曾经是县长的府邸,后成为了奉军凤凰城军部。
73团团长叫李天高。
李天高并不是三省人士,父辈早点从山省闯关东,最终留在了辽省做点小生意。
呆着金丝眼镜的李天高,有着文人气质。
是奉军有名的儒将。
早年赴欧留学,从意某军校归国,一路升迁至团级指挥官。
“命令炮营,预瞄点放在2营,3营前方的这个区域。
李天高的手点在桌上地图上。
在凤凰城外一公里的位置,2营,3营,早早就挖出了一片战壕阵地。
按照李天高对于关东军武器装备储备了解。
2营,3营前方的这个区域。
无疑:是最符合关东军架设炮位,朝凤凰城开火的位置。
凤凰城周围地理位置比较奇特。
群山峻岭环绕。
地势相对凭证的区域非常少。
而恰恰只有李天高指的位置,是地势最平坦,且海拔相对高一些,并且能直接炮击到凤凰城。
无论关东军如何选择。
最终的位置,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备选。
“是!”
通讯员快步离开,通知炮营迅速锁定炮击位置,等待团指挥部李团长命令。
“2营,3营的不要急,先犁一遍地,1营绕道这个位置,堵住这伙关东军的撤退路径。
李天高战术布置的很完善。
从防御阵地,到炮击阵地预测,以及战后追击等等细致入微。
推了推金丝眼镜。
儒雅的面庞,出现违和的凶狠。
“李司令的疾行军一名鬼子也没放跑,要是咱们放跑哪怕一个,我可以丢不起这人。”
“是!绝不放走任何一名关东军鬼子。
参谋们纷纷回道。
第73团团指挥部,就是如今奉军大大小小部队的缩影。
对于关东军的正面战争,都有些迫不及待同时,每一位指挥官都展现出了高超的战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