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疾行军与暗卫职能有了明确区分之后,暗卫已经很少会出现,整支小队一起执行任务的画面。更别提。
还额外带了半支疾行军小队。
疾行军每一位士兵都是从奉军百里挑一选出来的,暗卫则是从疾行军百里挑一选出来的。
但这次任务比较艰巨。
这支关东军第7大队人数可足足有1100多人。
各种轻重火力齐全。
哪怕暗卫是万里挑一出身,蚁多咬死大象的道理,他们还是知道的。
李景林不傻。
不会拿着暗卫战士们的生命,去记录暗卫小队最高对敌记录会是多少。
暗卫培养不易,可经不起这种消耗。
每牺牲一名暗卫。
对于奉军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
李景林经过缜密的分析和计算。
一支暗卫小队,外加半支疾行军小队,是执行这次任务最合理的搭配。
疾行军士兵能协助进攻的同时。
又不会因为过多的人数,影响到暗卫间的配合和行动。
“陈队长,前方三百米,确定目标。
陈志高是暗卫5队队长。
开口之人叫郑铁蛋,是疾行军8队队长,带领8队一半儿的士兵同暗卫一起出任务。
“1暗5明,不要恋战,想办法将敌人撕裂成多块,逐个击溃。”
“开火后,无论任何情况,迅速转移。
陈志高的话语简练。
或许是因为李景林话少的缘故,暗卫的人话都不多,话语都是言简意赅,很少会说一些废话。哪怕曾经很话痨的人。
进入到暗卫之后,没过多久也会通化,话语会变少。
陈志高说完,顺便点了点脖子上挂的哨子道:“老规矩,耳朵都竖起来点。”
郑铁蛋朝暗卫的人脖子上看去。
果然,每个人的脖子上,都挂着一个像是哨子一样的东西。
鱼鹰哨。
种南方渔民用的哨子。
李景林曾经天南地北学习拳脚功夫时,在南方一处捕鱼为生的村子里见到过的哨子。
张学铭提议过。
让暗卫掌握一种能在战场上方便沟通,又能准确表明简单意思的沟通方式后。
李景林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鱼鹰哨。
在经过一段设计。
这种声音尖锐,穿透力强,不易察觉,可以发出多种音调的鱼鹰哨,就成了暗卫独有的沟通手段。哪怕间隔数百米。
依靠着简单的音调传递,依旧能清晰表达一些简单的指令。
这对于暗卫无疑是如虎添翼。
经过几次实战演练,加入鱼鹰哨沟通后,暗卫的大区域作战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至此,鱼鹰哨就成为了暗卫的标志性物件。
郑铁蛋看着鱼鹰哨眼睛都红了。
谁不知道。
鱼鹰哨是暗卫的象征,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成为暗卫。
要是上一次考核没发挥失常。
估计早就成为暗卫后补,脖子上也有鱼鹰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