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整个撤离行动大概要进行三天的时间。
这已经是极限。
国军自从入驻京津地区后,为了巩固政权在京津地区做了非常多的建设以及准备。
起初老蒋根本没有想过会撤离京津地区,所以-
-时间要带走的东西很多,但时间却又非常紧迫。
没人有保证下-
-秒奉军会不会发动进攻。
所以在着急忙慌的撤离之下,整个京津地区也是被搞的鸡飞狗跳。
1月26号
今天正好是国军在撤离京津地区的第三天,几乎所有的部队已经是成功离开京津地区,在向着金陵方向迁徙。包括作为最后掩护部队,蒋鼎文也是快来到京津地区边界。
可以这么说。
-
-旦蒋鼎文带领的这支部队离开,也就象征着国军彻底丢失京津地区。
可眼下这些事情,老蒋却没有时间关注。
因为,有另外的大事件爆发了。
同一天的晌午,公共租界当中有一名年轻的身影来到了奉军公共租界办事处。
李悠书!
王永江打量着李悠书,眼里止不住的欣赏。
“悠书,一路
还顺利吗?
对于王永江的称呼李悠书没有感觉到丝毫别扭,更没有不被重视的感觉。
王永江论官职也能称他一声悠书或者小李。
论文学方面也完全够格。
“还算顺利,就是折了几名兄弟,近租界时遇到的应该是军统处的狗。
李悠书沉声道。
“安全进来就好,国军南下金陵后南边的形势不容乐观,军统处探子撒开的很广,各地都有军统的人频繁活动。”王永江也深知这-路险恶的不易。
再加上国军南下金陵,如今整个南方地区也不太平。
“董庆毕呢?督办!”
李悠书问道。
“白天不方便,等天黑了关福瑞关部长会安排你们见面,现在我这里坐到天黑吧。”
王永江有点感慨万分。
如今奉军的年青-代确实成长起来了,眼前这个小家伙都身负重任。
很不错!
王永江并没有所谓的危机感,反而是感觉到非常的欣慰,最起码奉军后继有人。
奉军注定是要走的很长远。
类似于他和杨宇霆、韩麟春等人早晚要退居二线。
将来,注定是年轻人的天下。
曾经的王永江还很担心,可看着现在奉军年青-代的崛起,心里头对于奉军未来有了一定信心。
有着大帅的英明领导,在加.
上李悠书这类才干,奉军未来也不会差。
“督办,悠书听说大帅要着手回收公共租界?”
李悠书忽然说道。
王永江倒是有些吃惊,这个李悠书知道的倒是不少,看来大帅非常器重。
感受到王永江不一样的眼神,李悠书赶忙解释道:“王督办您误会了,大帅并没有同悠书透露太多,只是悠书与董庆毕的任务关乎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