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昭阳县金樽楼内
一位穿着素锦的中年男子,在桌子上品尝着卤大肠。一边尝,一边忍不住皱眉,酒楼的大厨做的卤大肠也不错,但较之那位娘子做的,总觉得差点意思。
旁边的小二看着自己家掌柜,皱着眉,大着胆子问:“掌柜的,这个卤大肠,是不是做的不好吃啊?”
掌柜叹了一口气:“还行,就是差点意思。你来尝尝吧。”小二连忙走上前,尝了一口,好吃。
看着小二如此的样子,掌柜无奈的摇了摇头,还是见识太少啊。这样看来,还是自己再去青山镇跑一趟吧。
姜念这边刚到集市上,就感觉出了一丝不寻常。
来到之前的摊位,看到已经被凶狠的夫妻占了,隔壁摊的王爷爷招呼着姜念过来,把自己的摊位让出一半给姜念。
这对夫妻姜念他们也很眼熟,是王二婶子的哥哥,嫂嫂。
姜念连忙道谢,说着拿出五文钱给王爷爷。王爷爷没有去接拿钱,之前姜念每次摆摊的时候,都会给他留一碗,这些他心里都记着呢。
摆上,一路看来,有很多卖下水的摊位。
果然猪下水这东西,一旦赚钱,立刻就有人模仿。味道自然是没办法跟姜念的比,但是比姜念的便宜啊。
秦大娘生气的讲:“这些人,真是眼红别人。”
姜念见大娘生气,安慰着讲:“大娘,他们想做什么是他们的事,我们没办法干涉,但是味道上讲,没人能超过我们。”
秦大娘看见姜念这样,恨铁不成钢的讲:“你好不容易有点营生,赚了点钱,他们就来搅和。”
姜念笑道:“大娘没事儿,他们模仿就模仿,反正我也没打算一直做这个营生。”
秦大娘看了眼丝毫没受影响的姜念,讲:“你心里有数就行。”
正聊着,一个食客拿着碗走过来,讲:“老板,来两碗大肠。”
“好嘞,您稍等。”姜念招呼着。秦大娘立刻也忙起来。
幸亏今天弄的比较少了,要不然今天就得剩下不少。来姜念这的都是家里情况还不错的,能吃的起,也认姜念这的味道。
金樽楼的掌柜坐着马车,赶到了青山县
见到姜念的时候,已经快收摊往回走了。掌柜快步上前,讲:“这位姑娘,请留步。”
姜念回头看见一个穿着素锦的中年男子,心想大鱼来了,面上不显,“有事吗?”
掌柜的讲:“我姓严,是县城里金樽楼里的掌柜。之前吃了一回,你做的卤大肠,觉得味道不错,想请你回去教教我酒楼的大厨。当然了,报酬自然丰厚。”
姜念疑惑的讲:“哦,县里的酒楼,好像只有云夕楼吧。”
掌柜的笑道;“我们是新开的酒楼,但你可以放心,绝对不会少你的报酬。我们金樽楼的总店,在京城也是头一份的。”
姜念心想,京城里的酒楼,就是不知道后面站着的是哪一个。
但想想,这是自己引来的,要等下一个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先答应吧。如果到时候不妥,以后就不跟他们合作了、
想罢,讲:“严掌柜,那这报酬怎么讲?”
严掌柜看姜念差不多应下,高兴的讲:“一两银子怎么样?”
身后的小二,有些吃惊的看了眼自己掌柜。平时挺抠的一个人,这回怎么这么大方了,但自己的职业素养让自己没有失态。
姜念干脆的讲:“成交,我现在没办法给掌柜写下来。等后天,我亲自去金樽楼给掌柜送去。”
掌柜一听,讲:“好,我在金樽楼等姑娘把方子送来。
姜念成交了生意,笑着说:“严掌柜,我成婚了,叫我姜念就行。”
等到姜念离去,严掌柜看了一眼身后的小二,笑笑没讲话。有人的穷苦只是暂时的,即使一身泥泞,也会奋力向上爬,帮他们一点小忙,于自己的利益并没有伤害,何乐而不为呢。
这些话并没有跟小二讲,人的眼界就是这么不同。
姜念跟严掌柜讲完话,就直奔猪肉摊。自己要在两天内做好香肠,给严掌柜一起送过去。
既然是新开的酒楼,肯定是需要招牌菜的。自己做的香肠只要调试好味道,就可以继续把生意做大。
买完猪肉和小肠,又买了二十斤猪下水。这两天还是要继续卖的,就是要麻烦秦大娘了。
之后又去了,干料店里,补充了下干料。出门看到又卖虾皮,紫菜之类的,姜念想到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