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驾到。”
随着长乐宫的太监一声吆喝。
众人不禁敛了敛心神。
仁启帝从围场打猎回来,听到皇后病重,便拿着猎物赶了过来。
他甫一来到,便命宫人将打来的梅花鹿做汤,让皇后补身子。
温凤岚瞧了一眼那梅花鹿,立起来也不足一个十岁孩童高,显然是一只小鹿崽。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在这时候打猎有它的规矩。
不能猎物幼崽和怀胎的野兽。
仁启帝不顾天道伦理,让她想起那天在九华寺大雄宝殿内,仁启帝一刀一刀砍死魏王妃和容灯大师的模样,不禁打了个寒战。
“陛下,”皇后坐在床头,想起来行礼。
仁启帝道:“你身体有恙,这些繁文缛节就不必遵守了。”
说罢,他看一眼温凤岚,道:“听说是温小姐救了皇后,甚好。你要什么奖赏,朕都可以给你。”
温凤岚道:“回陛下,治病救人乃医者本分,民女不需要奖赏。”
仁启帝点点头。
又听温凤岚道:“上次民女给陛下的药应该吃完了吧,有效果吗?”
仁启帝微微一愣,瞬即道:“当然有。”
“这药要长期服用,”说着,温凤岚从袖袋里掏出一袋药,递了上去,“仍是跟上次一样,每天三次,每次一粒。”
刘公公接了过来。
交到一男子手中。
温凤岚定睛看去,只见那男子年约七十来岁,鸡皮鹤发,鹰鼻鹞眼,接过刘公公手中的药后,对着温凤岚微微一笑。
温凤岚想起,上次在御书房见仁启帝,这人好像也在。
这人是谁?
皇帝好像对他很信任的样子。
连随时要吃的药,都放在他身上。
仁启帝又嘱咐了皇后几句,这才离去。
温凤岚这时问道:“刚刚在陛下旁边那老人是谁?”
皇后道:“你说监正大人?”
“监正大人?”
“钦天监的步监正,”李元致冷声道,“父皇很看重他,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带着他。”
温凤岚仔细回想,当日在九华寺的大雄宝殿内,这步监正好像也在。
这就奇怪了。
钦天监掌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
身为监正大人,不在官衙里研精覃思,一天到晚跟在皇帝身边干什么。
“这监正大人管得有点宽了吧?”温凤岚不解道,“连陛下吃药也管。”
“何止,”李元致似乎有一肚子怨气,终于逮到人可以诉说,便想一股脑儿说出来,“朝中大小事,只要父皇拿不定主意的,便会问监正大人。”
皇后这时也叹了一口气,“政事堂形同虚设。”
“这么说来,监正大人的权力也太大了。”
如果不是皇后和李元致亲口所说,温凤岚也不会相信。
一个看天象的官员,一个才正五品的官员。
能凌驾于朝中各大官员之上。
皇后道:“虽说步监正权力很大,但他没有滥用权力,所做的决定,都是站在陛下的角度去想。”
李元致不悦道:“母后,这终究不是好事。”
“算了,不说了。”皇后道,“钦天监说今晚会有惊蜇始雷,现在天晚了,你回府要注意一点。”
“孩儿知道。”
李元致站了起来,准备回府。
也是好巧不巧,天边猛然响起一道炸雷。
漆黑的夜空迎来短暂的光明。
温凤岚看着窗外,突然被撕成两半的夜幕,心里头像是被什么揪了一下。
李元致关心皇后的情况,刚迈出的脚步又收了回来,他回到床前,轻声问道:“这雷来得太巧。”
皇后点点头,“钦天监真有本事,说有雷便有雷。”
世人相信天人感应。
也许这就是步监正拿捏仁启帝的原因吧。
温凤岚这样想到,她也准备回温府,打开房门,只见长乐宫外乱作一团,一窝蜂的宫人往一个方向凑去。
“发生什么事?”
皇后伸长脖子想看外面的情况。
李元致道:“不知道,孩儿去看看。”
他和温凤岚出了厢房,从慌乱的人群中抓住一人,问道:“发生什么事?”
那宫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