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起袖子,双手圈在嘴边做喇叭状,气沉丹田地吆喝起来,“菌菇马齿苋一文钱,三斤六斤给钱就卖了,都来看看啊。”
吴大娘一听脸色都白了,急忙上来捂她的嘴。
“柳娘子,你可不能这样喊价啊,一文六斤怎么成呢,还不如拿回去喂猪……”
柳泠泠拉下她的手,安抚一笑,“没事,我已经想到办法了,第一步先把人吸引过来。”
吴大娘愕然,不懂这是什么道理?
摊子前很快围起密密麻麻的人。
“菌菇和马齿苋只要一文六斤?”
“随便选吗?”
“又是这个小娘子,一文卖六斤?那我挑了哦。”
又是这个小娘子,可不嘛,小集市里来了个大美人,昨天就在圈里传开了,美色当前,菜也分外靓丽先,那些个好色之士不卖也慕名而来凑热闹,饱一饱眼福。
这样围观之人只会越来越多。
四周吵吵嗡嗡,吴大娘听着这些与她想法一致的询问,都紧张地握紧秤杆。
柳泠泠倒是一派从容,伸手拦下那些要挑货的中年人,娇声软语道,“各位稍安勿躁,我没说一文六斤,我的意思是一文钱买一斤马齿苋送两斤菌菇,等于三斤,以此类推。”
吴大娘在旁一琢磨,这不是没降价嘛,反而还高了些,这是什么道理?
围观人群中也有人发出同样质疑,“这不跟没降价一样么?”
柳泠泠晶亮亮的大眼睛望向他,“怎么没降啊,一文三斤,那边也是一文三斤啊……眼下难得有这么多客人捧我的场,这样吧,我再让利一些,若能再拉上两个人组成三人搭档团购,第三份半价。”
这就相当于,二文半拿三斤马齿苋六斤菌菇,相比起一文三斤菌菇单卖也省了半个子。
这个市集上都是些为了生活蝇营狗苟之人,有便宜谁不知抢。
柳泠泠恰时又是一声好心提醒,“老板们下手要快哦,否则这些大菌菇可就被挑完了。”
这话更似朝苍蝇堆里丢了块生肉,有了第一个人上来,蝴蝶效应就带动了更多人吵吵嚷嚷地购买。
远处那个一文四斤的菌菇摊贩都蒙蔽了,他这价格无论怎么算都比柳泠泠开的价更便宜,但那些人,怎就像没听见似的?
眨眼功夫,菌菇和马齿苋销售一空。
吴大娘抬着空桶回来,眼睛都快笑没了,一个劲夸赞柳泠泠是个做生意的料。
柳泠泠蹲在桶边数着钱,“大娘,你有三十斤马齿苋,按照你正常的售卖价格,是十文。”
“对对对,你就给我这个数行了,多了我也不要,没跟着他们降价到五斤一文我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大娘接过钱,看了一眼柳泠泠手里的十五文,啧啧直叹。
按照白牛肝菌两斤一文的正常售价,柳泠泠的六十斤也就是十二文钱,现在呢,还多得了三文钱。
“我今日真是开了眼界了,你一句话,货郎觉得他们赚了,我们也没亏钱,你说这亏的到底是什么?空气?青草?我这个老婆子这死脑筋可真是绕不过来。”
这件神奇事,回家得给老头子好好吹上一吹,她在市集上可是真遇到能人了,卖了这么多年的菜,还是第一回把自己绕晕。
柳泠泠想跟她说说田忌赛马的道理,但又怕吴大娘觉得她爱炫耀,也只是商量好明日出摊就按这个办法卖,省时省力。
吴大娘十万个愿意地答应下来。
柳泠泠又将剩下不成搭配的几斤菌菇送给了吴大娘,二人作别。
拎着钱,柳泠泠第一个就去了包子包的包子铺,包老板一瞧见她,嘴角都咧到了耳根。
这小娘子怕不是要成他熟客了吧,一出手就是十几文,他能不乐呵吗?
“你瞧,只要尝过我包子包的包子就会天天想的,小娘子今日要几个大肉包啊?”
“四个,再要四个大馒头。”
包老板立刻给她装袋,柳泠泠看着明显没动过的白面馒头,好奇问道,“老板,看你这一蒸屉基本没动过,真这么不好卖吗?”
包老板点点头,“不瞒你说,这白面馒头家家会做,我卖大个是因为周边这些货郎车夫,一个他们能吃饱,寻常逛集市的村民很少会买。”
“那为何不去县城卖包子?”
包老板无奈摇头,“太远了,我在县城又没个住的地方,每天推着车去县城,这轮子还不得跑脱咯。”
包子离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