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小娘子知无不言,是个实诚人。”万大厨笑着将方子收好。
二人又寒暄了几句,小帮厨客气地将她送出万荟楼,黄鹄禾依旧不见踪迹。
“让你守着牛车的大叔叔他留下什么话了吗?”柳泠泠问起那个在舔糖葫芦签子的小男孩。
“他说让你等着。”男人回。
“……”
柳泠泠憋了一肚子的气在原地候了一刻钟,左看右看不见人,也跑到街对面买了串糖葫芦给男孩,叮嘱道,“你叫他在这等我。”
说罢,她提起菜篮子,寻人打听到菜市方向,赶去买些肉菜,再顺便逛逛街。
菜市街边的店铺鳞次栉比,分门别类,商品琳琅满目。
“米面薏米玉米糁……黑豆黄豆大绿豆……瓜子花生芝麻……”
柳泠泠终于被坚果引进店铺,掌柜迎上来正要询问,却听见对面的铺头里有人喊话,“小娘子,小娘子……”
柳泠泠回头看去,用手指了指自己,见掌柜笑着点头,才转身走过去。
掌柜见着上门来的客人就这么被抢了,不免恼怒瞪了一眼年轻男人。
“呸,真是被虫蛀过的米空了心,不抢我客人你会死啊?”
那年轻男子跟他做对门又不是一天两天了,谁爱抢谁的客人彼此心里都有数,平日里架也没少打。
他不着痕迹地翻了个白眼,换着一脸笑,迎上柳泠泠。
“小娘子,你还记得我么……五岔路口,你买过我的米面。”
这么一说柳泠泠倒是想起来了,第一天卖货赚了钱在老板的摊上消费了七十文。
她打量着铺里的摆设,满眼羡慕,“没想到老板您还有这么大份家业呢……”
男人憨憨一笑,“这算什么大家业,一个小铺面罢了,粮油店这儿多的是,生意不好做啊……那日圩日子就去赶赶集,不曾想遇到小娘子这般豪气的顾客,今日逛到这儿来,是要买米面么?”
柳泠泠点点头,“要些花生芝麻,再来五斤糯米粉吧。”
“是做青团吧,马上清明了,这些食材需求大,这些天全是买这些食材的顾客,早晨忙得要命,队伍排老长。”男老板笑说着,发现装糯米粉的木格见了底,忙叫小二的去后头仓库取。
“小娘子你先坐会,喝杯茶,糯米粉一会过来。”
“我不急,”柳泠泠莞尔,又道,“老板你可太会做生意了,还懂整那些排队效应?”
男老板诧然,“何为排队效应?”
“就是给人看着你店铺门前队伍长长,让人觉得你这家货好。”
男老板无辜的苦笑起来,“打住打住,这条街又不止我一家粮油店,排长龙不是白让对面老板抢我生意么?”
看到男人目光中透出的无奈,柳泠泠迟疑道,“那你为何不尝试把这四样食材按比例提前搭配好……”
“我们是这样做的呀,几个大桶都摆在门边……”男老板兀自说着又突然顿住。
从第一天在五岔路口见她如何卖鸡蛋黄菌,舌战群雄,甚有胆识。
再到她来买米面,对如何消费心里门清,说话一套套的,自是个明白人。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或许她能有些独特见解呢。
男老板忍不住凑了过去,连装花生芝麻的事丢给了小二。
“妹子你给我说说,有何高见?”
柳泠泠勾唇一笑,“高见不敢当,你把大桶挪到一块是方便自己称重,顾客来一个两个尚且忙得过来,可人一多,喊什么的都有,装袋之后还得一包包干货排队上秤,顾客队伍自然越排越多。”
“是是是,确实如此,这个喊一斤,那个喊八两,付了钱又想起没买糖又堵一会……进度自然快不到哪去?”
柳泠泠接过了小二打包好递来的干货,直接拿着演示起来,“你就提前打包好像我手里这样的成品,以三斤糯米粉为基数,花生芝麻做馅按照糯米粉的比例搭配八两一斤,糖粉多寡也依照糯米粉来定,小袋子装好捆绑在一块,再定一个节日优惠价售卖,便宜个一两文,顾客拎着就能走嘛,双方都省事了。”
男老板琢磨了片刻,惊讶一笑,“此计可行,若是顾客要两斤,也能让他们感觉少了一两文而多买一斤糯米粉,实际我也多卖了一斤糯米粉和一些花生芝麻……”
柳泠泠笑笑,“你兜售时一定要告诉他们是节日优惠,只有买这样已经搭配好的才能便宜,单买干货就是原价,他们自然会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