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秋天,江南春带着丝丝惆怅来到了省城银行学校上学,尽管他很不情愿,却也无可奈何。
和江南春一起来银行学校上学的,还有同班的女同学杨桃,他们两人学的都是农村金融专业。农村金融专业每一届有两个班,一个班有50人。
报了到后,江南春同班的其他同学都兴高采烈的,宿舍里唯独江南春闷闷不乐,没有一点心思。在其他人眼里,毕业后去银行工作可是一个很体面的事。可江南春对数字极不敏感,甚至有点厌烦,而对文字写作却情有独钟。
他想当作家和老师的的梦想已经被残酷的现实打败,进入江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希望就此破灭。他还是有点不甘心。
银行学校的班主任是江南财经学院刚毕业的一位女老师,姓蒋,个子不高,剪的短发,显得十分干练,加上为人亲和,就像邻家的小姐姐。
蒋老师通过几天的观察,她发现了心事重重的江南春。有一天下课后找到江南春,关心地问:“离开家不习惯了吧?慢慢适应了就会好的。”
江南春对着蒋老师摇摇头,苦笑了一下。
蒋老师又问:“那就是家里有事?还是生活上有困难?学校有助学金的,可以申请。如果你愿意,这些问题都可以跟老师说说。”
江南春说:“谢谢老师,我没事的。只是时间问题。”
江南春很感激蒋老师,他的心事只有自己知道。他是在想着青果,还有就是对就读银行学校他确实不满意。
蒋老师对江南春说:“我看了你的考试成绩和档案,你的语文成绩不错,很有才呀,你来当我们班的宣传委员吧。赶紧充实起来,一切都会好的。”
江南春点点头,算是答应了蒋老师。
宣传委员事情也不是特别多,平时主要负责班里的黑板报,学校有重大活动时,负责写班里的宣传稿。还有就是一年一度的学校运动会,要组织班里的学生为广播站投稿,为班里的同学加油鼓劲。
银行学校的生活就这样了无生趣地开启了。
过了几周,江南春还是一点劲都提不起来。每天面对学的东西太枯燥无味了,货币银行学、会计原理、统计原理、政治经济学……等等,他想像着师范大学中文系里学的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那才是他最喜欢听的。
最可恶的居然还要打算盘,而且珠算要定级才能毕业。江南春发挥不了一点点自己的专长,他觉得在银行学校学习简直就是活受罪。
他从接到录取通知书开始,始终有一点弄不明白,那就是他根本就没有填银行学校的志愿,怎么就被银行学校录取了呢?
他问了银行学校班里的很多同学,他们全部都是第一志愿填的银行学校。有的人高考的分数甚至远远超过了当地师范学院的分数线,宁愿放弃大专、本科,也要上银行学校这个中专。这让江南春云里雾里,搞不明白。
他想了很久也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他清楚地记得他的第一志愿,大学档填的是江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可惜因为数学和英语分太差拖了后腿,与他梦想的中文系擦肩而过。
江南春对中专的志愿他更看重。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成绩,可能上中专比较可靠。他也十分肯定和清楚的记得,他报中专的第一志愿是省民政学校,如果能够录取,那江南春就是首届毕业生,因为民政学校刚刚成立,面向全省第一次招生,江南春觉得很有发展前途。他的第二志愿是省司法学校,第三志愿是外省的一所邮电学校。他实在搞不清楚,怎么就被银行学校录取了呢?
那时是人工投档,江南春觉得肯定是投档时出了问题。
江南春突然之间想起了杨桃。那一届云水中学有三位学生考取了银行学校,杨桃就是其中一个。另外一个录取了没有就读,而是回去复读了。
杨桃是县城人,高中文科班时和他同学,是班里的团支部书记,当时在班里很活跃。在银行学校时她分在邻班,学的也是农村金融专业。
难道是杨桃利用抄档案之机改了自己的志愿?江南春忽然之间头脑里念头一闪,但很快就被自己否定了,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江南春想起了一件事。高考以后的一件事。
江南春除了作文写得好,字也写得漂亮,当时他的钢笔字在班里是数一数二的,在整个年级也是非常有名的。
高考以后,班主任老师叫杨桃和江南春一起抄写全班同学的高考档案,这是件非常光荣的事情,不仅责任重大,也说明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