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立了一会儿,并回过神来:“夏老师,你怎么啦?夏老师,你怎么啦?”
在王荷按声声呼喊声中,夏雨醒悟过来,一把把王荷抱在怀中,连忙问:“王荷,你吓着了吧?”
王荷“咕咕”一笑:“夏老师,你才被吓着了。一只野鸡惊飞,习惯了,吓不着我。”
“习惯了?”夏雨惊奇。
“哎呀,你不知道,人在山中行走,经常在草堆里,遇到这样的事情。”王荷不以为然。
“野鸡惊飞都不怕,走黑松林还那么害怕,你是什么人哦!”夏雨放开王荷。
“你不晓得,野鸡惊飞习以为常,而黑松林,那么黑,阴森森的,发着寒气,不吓人才怪!”谈起黑松林,王荷还是害怕。
“没有什么害怕的,那里是背阴山,阳光照不到,温度才比别处低。松林高大又密,看不到光亮。又黑又凉,才叫人害怕。其实,和别的地方是一样的。”夏雨轻声安慰。
王荷低头沉思,仰起头,道:“夏老师,你这么说,我还是感到害怕。”
小孩天性,害怕的始终害怕,不会怕的,哪怕危险来临也不害怕。
夏雨奇怪问:“你这么害怕,今天我在这里。平时,你读书去和来都要经过这里,难道不害怕?”
王荷瞟了夏雨一眼,说:“夏老师,我们村在来蛇读书的人很多。今天是等你,我才没有和他们结伴而行。我们那么多人,你说,我怕不怕?”
夏雨默然,山里的孩子早当家,独立生活自然成。行走于天地之间,远离于成人世界里。还小,就要承担很多责任。习惯山里生活的夏雨,感觉出这山里的孩子的艰辛。但是,他们成堆在一起,集众人智慧,解决着一个个问题。他们快乐着,像一群群小天使穿行于人世间。
走过黑松林,觉得走了很远的路。夏雨问:“到你们家还有多远?”
王荷打量夏雨一眼:“还有一半!”
“什么?这么远?”夏雨一怔。
王荷惊奇:“夏老师,我们不是来蛇街上的,走远路读书,不是正常的事吗?”
夏雨语塞:“我还以为像我们那里的人读书,如果路程远,就会在寨子上设一间学校。没想到。你们这里读书,要走这么多山路。”
王荷望了夏雨一眼,羡慕说:“夏老师,你们那里读书,才幸福啊!”
夏雨苦笑,其实,在故乡读书,是民办学校。国家出一部分前,其余是寨子上的人自筹,也算是给村寨上的人带来一笔负担。
夏雨没有正面回答,想到了一个问题:“你们为何不在来蛇街上找房子寄宿?”
王荷无谓说:“习惯了,人人都是走读,还寄读什么!”
不寄读?是情感的缺失,还是朴素善良?“野蛮”一词充塞大脑。乡下人,在来蛇街上,有亲戚朋友吧?在亲戚朋友家寄读,应该没什么吧?记得自己读初中的时候,就是寄读于姑妈家。难道这下边的人,不注重情感,而是赤裸裸的独立人?寄读不行,租房子可以吧?难道这下边的人,不重视读书?
夏雨忧虑:“你们家离来蛇是最近的吧?”
王荷嘻嘻一笑:“我们还是算近的,你看前边那一些,有的要走一两个钟头!”
“什么?要走一两个钟头!”
夏雨这才晓得,来蛇为什么十点钟过后才上课,和下午连起来上。学生这么远,不这样上课才怪。要不然,早上一个班,没有几个人。嘿!来蛇呀,来蛇!学生每天要走这么远的路,来回两趟,学的东西,恐怕在路头路尾就丢了。这个地方的教育,现实是这个样子,不落后才怪!
“野蛮,野蛮!”夏雨耳边不断响起这个词。朦胧间,思念袭来,眼前飘荡着爹爹妈妈,飘荡着伯伯、叔叔,飘荡着哥哥姐姐,飘荡着故乡山山水水!
抬头,心城里响起了一个声音:“夏雨,加油!”斑驳的夕阳红影,幻化出桃花般的女孩,带着微笑,看着他。
“我要在我的工作岗位好好工作,要用自己的努力改变这里。让这里进步,变得文明!”
夏雨咬了咬牙,目光坚定!突然,他又想到了一个问题:“王荷,你们的爸爸妈妈放心你们走这么远的山路?不怕有什么危险?”
王荷轻轻一笑,道:“怕什么?我们人多!”
接着,童音缥缈,娓娓道来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清晨浓雾飘散,显现黑松林狰狞。黑不透光,松涛阵阵。乌鸦惨叫,猫头鹰嘶声。野猪近处张望,刺猬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