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家虽然没有范家势大,但因着几代经营这牙行买卖,与各地官府的关系都十分过硬,而且洛家人丁兴旺,偏偏洛文萱那几个兄弟都最买她的帐。在家中她吆喝一声,必是同声连气地一起上阵。所以范子阳并不能对洛家怎么样,却是连带着把心中的恼怒一起算在了年锦时的头上,特别是一想到洛文萱夸赞年锦时的经商天分,他更是觉得此次一定要让年家再无翻身之日。
待到大理寺审理此案时,范子阳带了一众人等,早早便来到大理寺中,一副气势汹汹,志在必得的架势。此案大理寺卿严大人亲自审理,却是看着范子阳十分地不顺眼。年前嘉贵妃便派贴身侍女前来大理寺过问此案,严大人含含糊糊打了个太极。严大人原本的意思是,不论什么案件,我大理寺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自然会尽心尽力,秉公断案,你再得宠,不过一介妃嫔,说得难听一些,就是皇上的小老婆,你何德何能竟然有脸来对大理寺颐指气使。但我不想让皇帝为难,所以我也不骂你,你自己识相一些,就此作罢吧。严大人觉得自己甚是宽容,嘉贵妃却十分不满,由于皇后早逝,嘉贵妃如今掌管后宫之事,纵然早年小心翼翼,如今却多少有些把自己当做皇后的意思。所以在新年里,命妇进宫拜见之事,对严大人的家眷处处刁难,说了不少难听的话,她实在是锋芒太露,低估了那些命妇多年来宅斗的丰富经验。严夫人当天不仅应对得十分得当,而且不卑不亢,进退得宜,反而显得嘉贵妃十分没有气度。这个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当嘉贵妃在自己的宫里头当一宫主位之时,对着皇帝不管如何装痴装傻那都算是情趣,但如果皇帝准许你接见命妇,那你代表的就是皇家威仪,这种场合其实就是让所有的命妇来审核评判你是不是够格母仪天下。而你还惦记着那点私仇,这就不仅显得自己难看,还让皇帝十分的没有颜面。毕竟命妇们回家那都是要跟夫君汇报宫里的情况的,这不是摆明了给御史们提供骂皇帝的好材料么?果然过了没有几日,就有御史联名上书,对着皇帝一通大骂,大概的意思就是,嘉贵妃,出身就是在低贱的商人之家,天生耳濡目染那就是一副蝇营狗苟的小人之相,这种人只要以色侍君就好了,偏偏你皇帝什非要让她来掌管后宫,管你的后宫也就罢了,你还让她来代行皇后职责接见命妇,她有什么能耐可以成为全天下女子的表率?她又有哪里显示出她有大智慧可以辅佐皇帝稳固江山?更可怕的是,如果将来她诞下皇子,那简直就是污染了皇家血脉,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们这些朝廷命官那是从小苦读,十年寒窗才终于有机会报效国家,我们既得您皇上的看重,就绝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您作死。所以请您赐死嘉贵妃,让她终于有机会给这个国家做出点贡献吧。
要说最狠的就是读书人,皇帝看着他们口诛笔伐,句句见血,就那么几百个字,居然要让人家去死。其实嘉贵妃干的那点事儿皇帝又何尝不知道,有时候也的确烦恼这个女人常常会出些昏招,累自己替她善后。只是他登基以来,政治清明,边关和平,他总想着要好好发展经济,创造出一代盛世,才好对得起自己的列祖列宗。文武百官各司其职,擅长的还是治国,经济一道历来都被认为是奇技淫巧,所以那些当官的、读书的都不屑去学习。所以他才有意扶持范家,希望他们能成为大荣商场的中流砥柱,从而带动商业的发展。但是他忘记了一点,纵然范家借的是他的势,但他们在他面前是臣,是民,绝不是亲戚。所以他们更看重的是趁着嘉贵妃尚得宠,赶紧将家族利益最大化。而且,钱权往往是互相促进的,人的财富多了,野心难免膨胀,而身边也免不了想来分一杯羹的小人,将范家捧得晕头转向,忘乎所以。在商场上渐渐失了本心,而想要巧取豪夺起来。而到了此时,若没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由头,皇帝倒也不好先动手,打了自己的脸了。
那严大人心中虽然不满,不过毕竟是在天子身边的近臣,这么多年的官场经验,早已练得四平八稳滴水不漏了。面上是半点不显。反而对范子阳显得十分客气。不过范子阳并无功名在身,所以也只能站在一旁。此时年公子只带着一个小厮并年掌柜一起上堂,倒是显得有些凄惨,加上他原本就长得斯文端正,气质温和,倒是生出了些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的味道,平白先得了众人的好感。
严大人也不废话,即刻升堂,这案子背景十分简单,就是年家献上棉布纺织的技术,可以推广棉花种植,促进纺织业,提高百姓生活水平。但是范家诉称这技术原是范家遍访名山大川,终于在海南崖州的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地学习到了这个技术,并且带回中原,还在改良当中,却被年家收买了家中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