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春节就在忙年家的事情,接下来又是马夫人的生辰宴,孙钰这一个多月来就没有怎么得闲。眼下手头的事情暂时都告一段落,她狠狠休息了两日。如今秋爽斋日常经营的点心保持在十种左右,她之前的那几款点心再加上邱府和马府的寿宴中所做的点心轮流在店里头卖,有的适合当场吃,有的则可以多放些时日,还能根据客人需求搭配成不同价位,不同数量,不同款式的礼盒装。另有各式贴纸和印章,也算是小小的有 一些客订的成分了。每个人来这里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点心,而且还能自行搭配出独一无二的礼盒来。又因为如今秋爽斋别无分店,只有这洪县独一家,偏偏又名声在外,几乎已成洪县特产。往往家中有客人从外地来,或是出门去外地做客总要买上一些送人用。赵丽娘又是个八面玲珑的,不仅招待客人面面俱到,同时还时时不忘提点店中其他人,所以孙钰如今对秋爽斋的生意已经不用花太多心思。基本可以安心地当她的甩手掌柜了。倒是繁漪阁那边,因为办了两场别出心裁的宴席,如今也开始有些客人委托给家中策划各类宴席。孙钰同年锦时早就商量好,红白喜事是不接的,因为在这里红白事有着极为严格的规矩,自有专业人士来操办,而且这种严肃的大事,是不好搞什么新意思的,一不小心就会玩脱了,所以大都办的是寿宴。
年家的生意慢慢也开始回到正轨,随着棉布和毛料纺织的铺垫工作已经完成,接下来的生意可预期的会有一个飞跃。年锦时一心都扑在了这两件事上,所以宴席创意的事情就落到了孙钰身上,好在陈彤闲来无事常常帮着孙钰一同筹划,慢慢倒也从中找到了乐趣。而邱老夫人又是个不甘寂寞的,老人家品味也好,见识也多,有时竟也会提出一些十分具有创意的建议,这个时候孙钰就拿出一部分收入来给邱老太太,美其名曰咨询费,可把老太太给高兴坏了,还特地写信给两个儿子去炫耀自己如今在家中居然也能挣钱了。陈彤偷偷对孙钰道:“你可太厉害了,我外祖母好东西见得多了,此刻你即便搬一棵一人高的红珊瑚来她都未必会有多稀罕,偏偏你给的这半两一两银子把她高兴成这样,估计两个舅舅也是想不明白的,不过只要老人家开心就好。”“哎呀我说,你莫不是嫉妒了?你看看这是什么?既然给了邱奶奶咨询费,你出的力比她多,我怎么少得了你那一份呢?”说着孙钰便拿出一个荷包来,刚才还在嘲笑外婆的陈彤一把接过荷包,打开一看,笑得合不拢嘴,“哎呀,我比外祖母还多呀?”“你干的活多,自然收入也多,多劳多得嘛。以后每个项目都给你提成。”“那可太好啦,我也同男子一般能挣钱啦!走,喝下午茶去,我请!”“你个败家子,赚得还不够你吃的。”“那有什么关系,花自己的钱,让别人说去吧。”
孙钰在洪县逍遥了几日,想着春耕已经开始了一阵了,自己该回村子去看看。便趁着志明休沐,坐着马车回了孙家村。
在城里头不觉得,马车慢慢走到了郊外,农田渐渐多起来,树木花草也多了起来,这空气也变得湿润了许多,不像城里的空气都是生活的烟火气,乡间的空气都是大自然的味道,细细辨别,有花的味道,有草的味道,也有牛粪的味道,还有泥土的味道,混合在一起,虽然丰富,但也很和谐。
孙钰同志明都好久没有回家了,这一回到家里,王氏和老太太是免不了地抱怨他们又瘦了,赶紧张罗着给他们做好吃的,孙钰和志明相互看看对方因为新年吃多了明显有点鼓起来的脸,埋头努力吃饭。孙博昌则是兴奋地拉着孙钰说农田里头的事情,这个时候春耕已经开始了,之前准备的那些粪肥也都按照孙钰之前说的进行了处理,由于此时天气尚冷,估计还要再过一些时日才能充分腐熟,刚好待到移苗时作为种肥来用。那稻田里头也已经用绿肥做了基肥,等着天气暖和些就可以放入鱼苗了。村子里头大部分人家都在今年冬天砌了火炕,所以今年冬天村子里头几乎没有人着凉生病,七叔婆家如今也日渐好起来了,七叔婆常来串门,每每总是感谢孙钰给她孙子找了个好营生。老太太和王氏如今对当初孙钰所说的,最好不要雇佣牛娃子深表赞同。试想一下,如果如今牛娃子在孙钰手底下干活,虽然收入也提高了,那七叔婆估计就不能像现在那么自在,可能也不会常来串门了。
孙钰累了这么一阵子,回家就彻底摆烂了,每天啥也不干,就在家里躺吃。最多到地里走走看看,不过自己家的老爹再加上大哥和石头,都是干农活的好把式,自己也就负责出出主意。
就这么过了十天,孙志明早就回去书塾上课了,孙钰终于摆烂到自己都觉得百无聊赖,这才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