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他老朱自认为是一代明君,能做到大旱之年让百姓有粥喝不至于饿死,那就觉得是天大的功绩了,更别说吃肉,就算他老朱没事还吃糠咽菜呢。
但老朱马上一想这毛骧乃是他的心腹,定然不会骗自己。
如果奏折上真如毛骧所言那般,那自己岂不是冤枉了这个儿子?
此刻老朱越想越后悔,他有这等天资卓绝的儿子,而自己还如此冤枉他,他才九岁便把他赶到那么远的地方。
老朱越想心里越是难受,同时这才想起来都是胡惟庸那个王八蛋诬陷他的儿子。
想到这里老朱当下面色一沉,冷冷看了胡惟庸一眼。
而胡惟庸也在时刻查看老朱的神情变化,见状一惊,不明白这老朱为何这样看自己,是自己什么地方做错了吗?
不过现在的胡惟庸已经是百官之首,老朱并没有当下发怒,而是看向来人沉声问道:“朕问你,奏折上所言属实?”
“陛下,奏折上所言也是微臣亲眼所见,句句属实,有过之而无不及。”
老朱闻言点头,他也不信这毛骧敢骗自己。
胡惟庸见老朱面色不悦,猜想是不是荆州府那边出事了,不管出什么事他要先讨好一下皇上才是明智的选择,毕竟湘王殿下再不好也是他老朱的儿子。
决定以后胡惟庸急忙开口道:“陛下,荆州府距离难民较近,微臣已经派人向荆州府运送了一些粮食,不过路途遥远还需等些时日。”
老朱闻言冷哼一声开口道:“哼,荆州府粮食富足,还用你调派。”
当下老朱把奏折递给一旁宦官开口道:“你把奏折内容宣读给众人听听。”
“是...陛下。”
宦官接过奏折先大概看了一眼,见到奏折内容也是一惊,打死他也万万没想到是这个结果。
随即宦官不敢耽误,急忙开始朗诵奏折内容。
文武百官闻言全都一惊,真的假的,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结果。
这荆州府居然有如此多的粮食,而且这难民还能吃上肉。
还有就是天地间难道真有这种神物能日行几千里?
朝堂瞬间炸裂,百官们也是议论纷纷。
而胡惟庸闻言瞬间一惊,一种不好的念头涌上心头,他这才知道刚才老朱为何对他如此不满,瞬间胡惟庸冷汗都流了出来。
若是奏折上所言属实,那他胡惟庸诬陷皇子的罪名可不小。
就在众大臣议论纷纷无比震惊之时,一名言官开口道:“启奏陛下,刚才奏折所言湘王殿下功绩斐然,但微臣以为此奏折所言颇有夸张之说。
自古以来就算尧舜也未必如此,更何况湘王殿下才年仅九岁,难民以肉为食,微臣觉得其中必然有假。”
这名言官说完又一名言官开口道:“启奏陛下,先不论湘王殿下赈灾事宜,微臣记得前些时日陛下已经下令销毁土豆这等不洁之物,还命人拆除那些铁轨,可现在看来荆州府是在抗旨不尊,应以重罚已告天下。”
这两名言官都是胡惟庸的党羽,此刻站出来就是替胡惟庸发声。
百官闻言这才想起来,要是算下来还真是那么回事。
先不说湘王殿下有多大的功劳,就这抗旨不尊这一条就够杀头的了。
要知道在古代抗旨不遵等同谋反,罪名很大的。
老朱闻言顿时怒不可遏,他现在都后悔死下这条圣旨了,现在这些人居然还敢提起,这不是打他老朱的脸。
此刻老朱心里在想这圣旨违抗的好啊,虽然湘王殿下违抗了圣旨,但拯救了他大明几万难民的性命,还给他大明打造出如此神物,这等圣旨就该违抗。
但老朱嘴上不能说,若是人人都学习湘王岂不是天下大乱,皇家威严何在。
这言官好不好提起这等事,老朱在心里骂了他们几百遍,但想了想老朱也没有当面呵斥言官,毕竟言官有发言权,甚至可以指责皇上的过错。
如果皇帝过度打压言官那必然引起朝堂议论,以后就没人敢说话了。
但此刻老朱知道朱柏做的对,但又不好替朱柏辩解,毕竟是朱柏抗旨在先。
沉思一瞬,老朱起身冷冷看了百官一眼愤怒离开。
下朝以后,老朱一边向后宫走一边大骂胡惟庸这个王八蛋。
现在老朱已经想铲除胡惟庸了,他早就有这个想法,胡惟庸已经在培养自己的党羽,只是老朱觉得目前胡惟庸还有用,就先留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