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迷信,这是传统。”相处时间长了,程绣也不拿杨又明当外人,嗔了他一眼,“听程锦的,明天好好过生日,开开心心的跟朋友玩儿。再说了,这有什么好接的,你俩同桌,回学校了天天都能看见。”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杨又明只能无奈妥协:“那,好吧。”
程绣想到什么,低着头笑了笑,把水壶拿出来,一边往外走一边说:“我去打点开水回来,你们聊。”
程绣一走,病房里就剩下程锦和杨又明两个人。
他们俩都没有说话,病房里显得格外安静,只能听见程锦偶尔翻书的沙沙声。
杨又明坐在旁边的椅子上,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有些出神。
他恍惚中好像听到抽屉的开合声,接着一个墨蓝色的长方形盒子就猝然映入眼帘。
盒子不大,只有两指宽,二十公分左右长,静静的躺在程锦手心里。
素白的掌心和深墨蓝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衬得那肤色异常白净。
杨又明眨了眨眼睛,有点懵,心里滋生出一丝念头,却又不太敢信,疑惑的抬头看向程锦。
“生日礼物。”程锦浅浅的笑了笑,把掌心的盒子往他跟前送了送。
杨又明看看程锦,又看看礼物,“给我的?”
程锦看着杨又明不可置信的表情,嘴角笑意加深,心想不是给你的还能给谁呢,肯定道:“给你的。”
突如其来的惊喜,给杨又明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半晌他才小心翼翼的接过礼物,看着程锦道谢:“谢谢你。”
这是杨又明收到过最开心的礼物,嘴角抑制不住的上扬。
“不打开看看吗?”程锦说。
杨又明清了清喉咙,“那我打开了。”
“打开吧,看看喜不喜欢。”程锦抬了抬下巴。
杨又明轻轻翻开盒子,里面赫然躺着一支深锋的羊毫笔,他惊讶的取出来,细细打量一番,竟然还是书宝斋的笔,这个牌子不便宜,一般人不会舍得买。
心思一转,就想明白程锦不愿意欠他太多人情,所以折中以这种方式还回来。
想到这里,杨又明刚刚才飞扬上去的心情又悄悄回落下来一截。
纠结片刻,他才按下心头那缕不虞,安慰自己程锦就是这样的性格,问出了心中的另一个疑惑,“你怎么知道我练行书?”
杨又明小时候顽皮,做什么事都静不下心,杨嘉和为了磨磨他的性子,托文玩协会的老友,替他找了一位大名鼎鼎的书法家当老师,还正正经经的磕过头,奉过茶,当了一个入室弟子。
只是这两年上高中才把心思主要放在学习上,减少了练习。但这事儿在外面他从来没提过,除了马强谁也不知道。
做什么事儿除了天道酬勤,还有天分两个字,杨又明在书法一事上没什么天分,但好在练习多年,也有了自己的领悟。
在普通人眼里可能是大师水准,在专业人士面前就显得相形见绌,为了不给他师傅在外面抹黑,所以从来不提这事儿。
“你写字很漂亮,”程锦想到他做的笔记,摊开手指比划了一下,“你右手食指和大拇指指肚有茧。”
杨又明下意识举起右手摊开,看着自己的手指沉默片刻,他没想到程锦观察得这么细心,之前心底的那丝不虞彻底烟消云散。
他笑着挑了挑眉,“你说对了。”
他小心的将羊毫放回盒子,有几分爱不释手。其实这份礼物就算是一截纸一片树叶,杨又明都会喜欢,因为他高兴的不是收到礼物,也不是什么礼物,而是来自于送礼物的人,和那份心意。
他看着程锦问出了心中的疑问,“我很喜欢,你是什么时候替我准备的?”
“前两天,在网上查了一下,让我姐出去帮忙买的。”程锦解释完,又问道,“你应该学习很多年了吧?”
他其实不太懂书法,但杨又明的字跟他和其他同学完全不一样,一笔一划都自带气场,即使是外行人,也分辨得出好坏。
“是,”杨又明点点头,掰开手指算了算,“我看看啊……得有……十……十二年了吧。”
程锦脸上也出现了惊愕的神色,“竟然这么久了……”
“对了,你的生日是什么时候?”杨又明问。
“我的生日已经过了。”程锦以为他想还礼,就随口敷衍道。
杨又明却没那么好应付,追问道:“那你到底是什么时候,生日又不是只有今年,明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