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斯年离开陆母的院子后,就带着小厮出了门。
会试成绩是在会试后一个月才会出。
因此,很多家境不好的学子在考完后早早就返乡了。
毕竟赶考路途的住宿以及吃食已经花费了很多银两。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尤其是寒门学子,这些路费已经超过了自己所能承受的范围。
这也是为什么寒门难出状元的原因,能够坚持下来并且学有所成的毕竟是在少数。
而那些家境好的学子,大多会选择留在京都等着放榜。
能够在第一时间知道自己的成绩,如果金榜题名也能免去来回奔波的时间。
毕竟放榜的三天后会进行殿试,由皇上亲自选拔出状元、榜眼和探花郎。
高中的三人会骑着马游街,很多人家也会趁着机会榜下捉婿。
有的学子也能趁着这个机会一飞冲天,获得一个有背景的岳家。
因要各自返乡,所以下次见面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大家都会在考完的第二天和同窗友人相约一聚。
联络下感情,也顺便做最后的告别。
这次会试的主考官是皇上钦点的内阁大学士严书清。
此人为人板正,不易被收买,十分注重礼仪教条。
因此,皇上很是放心此人监考。
会试的试题是由几个资历老的内阁学士们一起出的。
为此,几人已经一个月未能归家,呆在专属的院子里。
每年的科考也是各个已成年的皇子争相自荐的重灾区。
皇子们都想去当监考官,重点不是为了去监考。
而是观察各个学子,提前知道优秀的学子,从旁挑选一些有能力的学子,游说其加入自己帐下。
当然这些动作都是私下操作,明面上大家还是一团和气。
皇上也是不喜看到自己的皇子斗得你死我活的,所以大家还有所顾忌。
陆斯年带着小厮来到春华楼之后,同窗立即向他招手。
“陆兄,这里。”
在书院,陆斯年有三个比较志同道合的同窗。
四人志趣相投,相比京都贵公子之间的虚情假意,和他们相处会更轻松一些。
将人招呼过来之后,为其斟了一杯茶。
“这次科考试题难度很大。”
蒋伟摇头叹息,这次科考的题目对自己来说很有难度。
“就是,我也觉得不太好思辨。”旁边另一个学子也十分赞同。
“陆兄这次答得如何。”一身紫色衣袍的学子问道。
闻言,大家都看向陆斯年。
“我答得马马虎虎。”陆斯年谦虚道。
毕竟在大家都表示自己答得不好,要是此时自己说自己答得很好,那不是拉仇恨值。
必要时候还是要低调啊。
旁边的小厮眼观鼻,鼻观心,默默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嗯,低调。
“哎,陆兄都说马马虎虎的话,那我们就更是没有希望了。”蒋伟叹息着。
“就是,就是。”
另外两人也跟着附和着。毕竟几人中就陆斯年的学识最好。
夫子也说过这次陆斯年金榜题名没问题,可见对陆斯年是信心十足。
他们的夫子之前也在内阁任过职,后来辞官去了书院任职,学识也是被先帝夸奖过的。
“好不好也不是我们说了算的,而且成绩没下来之前大家也不要妄自菲薄。”
陆斯年看着几人沮丧的脸,出声安慰道。
除了他们这一桌之外,其他包房、包括大厅中都是一片议论声,大家都在讨论着才考完的科考。
有的人眉飞色舞,也有的面露愁容。
“也是,是我们庸人自扰了。”
现在成绩还没出,具体结果也尚未可知,现在就担心未免为时过早。
众人想明白之后又转移了换题。
“魏明兄是准备要启程回乡了吗?”
小小的讨论一番后,陆斯年众人默默地揭过了这个话题。
开始询问同窗的打算。
“是的,蒋兄。”
“此番离放榜还有一个月时间,我实在是不放心家中,家中现全靠内子一人撑着,委实太辛苦。”
“且家母如今年岁大了,我独自在外,她也不放心,早日回去也好安她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