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点
八位知青坐在一起,宋岚摇着竹篾扇道:“今天大队长说的你们也都听到了吧!你们有什么想法?”
林建看着宋岚问道:“宋岚同志,你的意见呢?”
既然宋岚当时没有一口应下大队长,回来之后又与他们商量,想来心中也是有想法的。
宋岚道:“我的意思是由赵芸芸同志,谢丽同志还有廖云同志任大队老师,他们三人是高中毕业,教大队的孩子够用了。而教红歌和队员扫盲则是两人一组,一名男知青,一名女知青。现在农活少,所以大队将我们知青都集中在一起干活,等农忙时,肯定会将我们分开的,听大队长的意思,应该会将我们每两人一组分到四个小队。”
刚下乡的知青干活本来就慢,若是让几个干活慢的的人呆在一起,干活肯定就更慢了,说不定还会影响其他队员干活的速度。倒不如将他们分散开,插到干活快的队伍里,快的带慢的,这慢的自然而然的就跟上了。
“岚岚,我记得你也是高中毕业。”谢丽问道:“你不去当老师吗?”
宋岚和大队的关系如何,大家都知道,若是她愿意去当老师,肯定能成,没见这事大队长首先都是找宋岚商量。
“比起跟小孩打交道,我觉得土地更加亲切呢。”宋岚笑道,“你们好好教,教出成绩来,说不定哪天你们还能到公社当老师。”
“听说回龙公社今年有人去上工农兵大学了。”杨丽华突然说道:“岚岚,你说我们要是好好表现,以后大队会不会推荐我们去上大学。”
今年工农兵大学的推荐名额落在了回龙公社,据说是被一名去年下乡的知青拿到了,一时间,这些下乡的知青都有些人心浮动。
“我们现在难道不是在上大学吗?”宋岚笑着的看着杨丽华等人道:“我们上的可是正儿八经的农业大学。”
“岚岚,你正经一点。这种地怎么就是上大学了?”赵芸芸笑道。
宋岚笑道:“我什么时候不正经了?你看啊!你们以前懂种地吗?”
“不懂。”谢丽摇摇头,“现在也不懂。”
“因为不懂,所以才要我们学习啊!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为国之根本,这种粮食从种到收的过程里面学问大着呢。我问你们,你们觉得如今的粮食产量高吗?”宋岚问道。
“不高。”一直在知青点存在感最低的葛红军道:“粮食产量不但不高,我们国家的耕地面积更少,国家看着土地面积大,其实能用的耕地面积还不到三分之一,这点你们看大队就知道。大队有一半耕地,一半的石坝。更不用说其他地方的盐碱地,还有西北地区干旱地和沙漠。
除了这些,我们目前没有什么有效的防病害办法,一旦遇到虫灾,病害,粮食就得减产。”
宋岚听后眉头一挑,她未曾想到一直不怎么说话的葛红军还能说出这番话来,看来平日里没少做功课。
杂交水稻出现之前,华夏种植的是半矮杆稻,这种水稻植株不高,具有一定的抗倒性,但就算是半矮杆稻,它的产量也不算高,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粮食问题已经成了大问题。
“葛红军同志说得对,粮食问题一直是困扰我们的大问题,饭都吃不饱,还谈什么发展。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学会种地,不但要学会种地,还要根据我们学到的知识,种出高产粮食,最好是能让全国农民都种我们种的种子。”宋岚高声的说道。
“宋岚同志说得可是杂交水稻。”葛红军问道。
“葛红军同志也知道杂交水稻?”宋岚惊道,若她没有记错,杂交水稻目前还在研究之中,哪怕是在她前世的世界,杂交水稻也是1970年才开始试种,1973年才推广开来。
“听说过一些。”葛红军认真的看着宋岚道:“宋岚同志,外国人说我们一辈子也别想研究出杂交水稻,你说我们会成功吗?”
“会的,只要我们肯努力,就一定能研究出杂交水稻。”宋岚肯定道。
只可惜宋岚只知道和种过杂交水稻,但具体是怎么研究出来的却不是很清楚,只知道什么父系母系,不育不孕系,三系杂交,野稻杂交。其他更多的就不清楚了。见葛红军对杂交水稻感兴趣,宋岚便将自己知道的有关杂交水稻的知识分享给几人。听得几人兴致高涨,以至于后来高考恢复后,知青点的几人都一致报考了农业大学,在知道宋岚报考的居然是她原本最不感兴趣的师范大学时,一致用叛徒的眼神看着她。
***
“建国,这里有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