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港片:纵横天下 > 第626章 内地的局势

第626章 内地的局势

总觉得自己主意好,上头说话了,自己还要提一下意见。

事实上,站在上头角度看你,你就是一个搅屎棍。

老大都拍板了,你在那儿叽叽歪歪,显得你能是吧?

要真证明你的办法好使,那你把老大放什么位置?

穿小鞋穿不死你。

再打个比方,曾经有个苏式笑话。

一个人买了一台电视,供销社的人告诉他:

我已经给你下单了,可你要的东西,现在没有。

需要后年的今天过来拿。

那人就问了,后年今天的早上,还是下午?

供销社的人也奇怪了:

这是什么意思,早上和下午有区别吗?

那人又说了,因为我定了一个洗衣机,是后年的下午来。

这个笑话,其实就是讽刺计划经济的死板。

买得起的人很多,买得到却很困难。

没办法,因为计划经济是数据性的。

简单来说:

今年冰箱能卖5000台。

那行,我们今年就产5000,多一台都不产。

拿到今年数据,发现有钱人多了,5000不够卖了,需要6000。

行,明年开始,指标6000。

看出什么了吗?

其实就是滞后性。

它不会像私人企业,好卖我就多多生产,不好卖的,我就不生产了。

它是完全计划好的东西,不能变的。

计委根据去年的数据,决定好今年的计划,总会慢一拍。

可厂长吧,你还不能乱来。

你多产就是抗命,抗命就是要命。

这也是造成大家有钱买不到东西的最大原因。

但对于内陆的人来说,他们感受不到这一点。

原因也很现实:

比如云贵川地区,路况那叫一个差呀,很多地方还要走小道。

大多数人是种地的,不会做生意,也不觉得能做生意。

首先,他们生产出的东西,运都运不出去,这让他们怎么卖?

方圆几十里,家家户户都有你那些东西,根本没人买你的。

再者,很多原料也运不进去,他们没原料,就产不出东西。

买不方便,卖不方便,哪哪儿都不方便。

反倒是计划经济,他们觉得过得去。

我们华人老百姓,历来很朴实。

过得去,在大多数人看来,那就行了。

改成市场经济后,以后产出自己找地方卖。

原料也得自己去找,组织不再下发。

在很多人看来,根本是不现实的。

还是那句话:

现实问题。

也不用说谁高瞻远瞩,谁鼠目寸光,其实就是地域特色。

沿海地区懂得做生意,知道能发财,支持改。

内陆地区,一辈子都出不去,路不通,没办法,只想要活下去。

我们的国家太大太大,人口太多太多,一些地方太偏太穷。

计划经济下,大家还有口饭吃。

改了的话,大家伙怕没饭吃。

所以改革一直进行很困难。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的推动,都一度停滞。

而强耀集团的巨大成功,立马被拿来作为改革的成功案例。

沿海地区,无不推崇备至。

对比很明显。

首先,强耀集团买原料,都比别的厂子出价高。

以前,你是这个厂长,我是那个厂长。

我们都是组织上的人,很多东西不用那么计较。

少一点也行,写个报告就行了。

但强耀这边,加价的风格,完全市场经济的表现,让很多原料厂都得到好处。

而后,强耀招工。

厂子工人的工钱,比其他工厂高一些,而且还有效益奖金。

一句话,你别闲着,有空就干。

反正你产出一个东西,都给你记下来,月底有奖金。

在强耀干过几个月的工人,无不发现,自己收入比家人高几倍。

这,可就让吃惯大锅饭的工人们兴奋了。

其实大部分国人都是勤劳肯干的,架不住哪儿都有懒汉啊。

以前吃大锅饭,一个厂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