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安径直走到尸体旁边,拿出锦缎丝帕掩住口鼻,仔细查探一圈。
女子的衣衫凌乱,领口有撕开的痕迹,脖颈处淤青明显,表面看是被人扼颈而亡。
远远跟在后面的丛俏,虽不得靠前,但是不足八尺的距离足以看清尸体。
学着傅安的架势,在外周细细的观察。
女子脸色暗紫,应是窒息所致。虽然第一次望见人的尸体,并无惧意,反而想从中获得信息帮助办案。
京兆府的官员向傅安交代案情,傅一再一次向樵夫进行询问,樵夫将自己的发现事无巨细的全部交代。
郑二对那个认出女子身份的人进行询问并做了记录。
被晾在一旁的丛俏见自己无人问津,大着胆子向尸体靠近。
锦帕捂住口鼻探出身子,忽的对上未闭上的双眼,被刺激的身子抖了一下。
手抚着胸口稍稍平息,再次慢慢向前,随着发现,眉心渐渐拧到一起。
“大人,有发现。”
丛俏急声召唤,引得众人齐齐观望。
傅安走近她,轻声道:“有何发现。”
丛俏指着她的眼周跟他说:“大人请看,女子眼周呈乌青色,乍看上去似死者挣扎中眼睛充血导致,但其实不然。”
说罢又指向女子的手指,“单从女子眼周判断也不敢妄断,但是结合她的指甲来看,此人是中毒而亡。”
“中毒?”
“是,指甲呈黑色,眼周乌青,应是中了五尾子。”丛俏回答笃定,傅安深信不疑。
“既是中毒,为何被抛尸在荒野之外,况且脖颈处的勒痕又作何解释?”
京兆府的官员提出疑问。
丛俏看了一眼对方,因为自己根本不懂办案,对于他提出的疑问自己无法回答,便摇了摇头。
“先将人收殓,抬回府衙。通知礼部侍郎家来辨认尸体,而后让仵作进行尸检。”
“动作要快,这样的天气,尸体容易腐烂,能不能找到相关线索就看验尸结果了。”
众人称是,并遵照命令处理自己手中的事务。
京兆府的人将尸体搬回直接送到大理寺,围观的百姓见无热闹可看,纷纷散去。
傅安在空旷的周围转了转,没有任何发现,携着丛俏等人策马回城。
本就急着赶往案发现场,大家错过了中饭,遂刚进城傅安一行直奔食肆。
与酒楼不同,食肆的布局,装饰等比较简洁,价格相对便宜许多。
四个人点了八道菜,四道凉菜四道热菜,外加一份汤。
菜食尽捡快速上桌的点,所以,一会儿的功夫珍馐美食全部上到。
几人饿的急了,心思全部沉浸在喷香的饭菜中。
身为女子的丛俏虽然比一般女子饭量大些,但是与身边的三人相比,仍是小巫见大巫。
手里握着茶杯,小口小口抿着,看着三个人。
傅安吃相最好,细嚼慢咽甚是文雅,再看那两个,狼吞虎咽,参差立现。
丛俏忍俊不禁,举起茶杯挡在面前,默叹一声,看似风光的大理寺官员,实则经常如此。
风餐露宿有,饥肠辘辘亦存在,着实不易。
给他们每人盛了一碗热汤递过去,安静的看着外面。
京城四季分明,各有不同。
春天,万物复苏。小草破土而出,树儿抽出嫩芽,花儿含苞待放,一片勃勃生机。
夏天,温热多雨。树木,庄稼长势最好,蝉鸣阵阵,蛙声一片响彻云端。
秋天,秋高气爽。金黄的稻田,飘零的落叶,南飞的大雁。
冬天,昼短夜长。万物颓败,白雪皑皑,唯寒梅傲立点缀其间。
此时,正是夏末初秋,天气由暖转凉,树叶从绿变黄。
外面进来的人逐渐减少,许是过了午饭时间。
吃饭的人少了,食肆慢慢安静下来,厨娘忙碌完后厨的杂物,净手走向柜台,与掌柜的清算账册。
不知掌柜的说了什么,厨娘瞬间变脸,在掌柜胳膊上拧了下去,惹得掌柜的龇牙咧嘴!
丛俏觉得甚是有趣,不自觉的咧着嘴傻笑。
发觉三人目光盯着自己,尴尬的笑了笑,端起茶杯继续喝茶。
她想,这应当就是爹爹说的家长气。
家长理短,儿女情长!
“大人,我们先走一步,去礼部侍郎家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