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验点,开始把各自一万斤的土豆、玉米、番薯广泛种植。
等到产量得到提高之后,才会逐步向秦牧治下的各个地方推广出去。
成为拥有地盘、人口、钱粮最多的诸侯之后,秦牧也不必担心这三种高产量的农作物会“资敌”。
这或多或少会“资助”一下敌人,却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因为权衡利弊之后,会发现这对于秦牧而言,是利大于弊的。
……
时间进入大业二年,即公元202年,农历四月末。
秦牧治下的冀州、兖州、豫州、徐州、扬州、青州,大部分郡县基本上已经完成春耕,开始进入农闲的时候。
经过几个月的厉兵秣马,秦军也恢复了原来的战斗力,而且军势更盛。
在此期间,秦牧也囤积了不少的钱粮辎重,足以撑得起一两场大战的消耗。
踌躇满志的秦牧,准备等五月初就正式发动大战。
只是要征讨的对象是谁,还有待商榷。
此时,在相国府的节堂之中,秦牧坐在台阶上,左右两侧则是房玄龄、薛仁贵、太史慈、赵云、田丰、沮授、陈宫等一众谋臣大将。
作为尚书令的房玄龄,负责操持政务,所以第一时间出列道:“相国,按照你的吩咐,属下在相国治下的六个州,以及河内郡、河南郡进行了一次人口普查。”
“现在相国治下,有二百一十六万户,一千三百二十余万口。”
“仓禀之中,大概能拿出五百万石粮食,可供相国随时调用。”
“善。”
秦牧是颇为满意的。
人口方面,只有一千余万,在秦牧看来着实是比较少。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