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台下众人,各个噤若寒蝉,不敢发声,赵臻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有功必有过,有赏必有罚!”
赵臻仓啷一声抽出自己佩剑,指着台下说道:“平日训练,怠惰偷懒者,逐出军营!战时不听号令者,立斩不赦!”
丝毫不理会台下众人如何反应,赵臻便迅速带着杨淑真回了县城,赵盛留在军营操练队形。
眼下这支团练根本称不上军队,训练的事情先交给赵盛,自己去摆平其他的杂事。
东门被刺杀后,赵臻突然醒悟,在这个世界,没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武装,是极为不完全的,换作白云飞,就算是徐闻全副武装杀来也进不了山寨大门。
守备王大人送来了一堆破烂,那质量还不如县衙后院的门板,赵臻一股脑丢给了城西的铁匠铺,全部融了重新打。
当天下午,赵臻便召集城西全部铁匠和木匠,裁缝。公开丢出了订单。这次一共需要订购长枪六百杆,短刀二百柄,长牌一百面,藤牌一百面,赭色号衣六百套。
这些人还是头一次搞这种东西,聚在赵臻面前你一句他一嘴,问的正欢。
赵臻咳了一下,说道:“大伙都是手艺人,本官也不藏着掖着,本官近日要组建团练剿匪,所缺物品甚多。”
赵臻说着说着,便将手指向了身后的告示,那告示上面明明白白的写着赵臻的需求数量。
“如大家所看,一会儿每人领一张纸,一柱香之内,告诉我你们能承包的价钱和数量,取最低价格向上,需求满了为止。”,赵臻继续说道。
大伙依旧是懵懵懂懂看着赵臻,不是很理解,赵臻干脆拉过来三个铁匠铺老板,问道:“长矛两百杆,你们都是什么价?能给我多少?”
三个老板不明所以,碍于官威,挨个老老实实的报了价格,赵臻一拍手,拉过里面一个姓刘的老板说道:“大家看到了,刘老板价格最低,能全部包下,这活就交给刘老板来办了。”
众人这才明白过来,感情就是谈买卖,这个他们熟啊,送下去了乐乐呵呵的刘老板,大伙纷纷拿起纸张填写。
经过一轮并不激烈的角逐,赵臻终于拿到了心满意足的采购价格,对着入围的几家老板,赵臻直接丢了一句:“保质保量,不然打板子下狱!”
几家老板拍着胸脯答应下来,转头便把任务分包了出去,赵臻要的东西不难,只有藤牌废些力气,那藤牌需用山间老藤制作,外面蒙上生牛皮,好在赵臻要的不多,而且同意先送五十面过来,其余的慢慢补齐。
“大人,这六百套号衣制作不难,只是胸前这个补子,写什么字?”,裁缝店李老板站在赵臻面前殷切的问道。
大清有个习惯,号衣胸前是有字的,一般绿营兵胸前是个兵字,团练兵胸前是个勇字,所以团练有时候也被叫做勇营。裁缝给定做的号衣是赭色黑边,中间留了一个方形的白色补子,等待填字。
文武百官的补子是绣的花鸟鱼虫,精工细作,就像赵臻这种七品县令,绣的便是鸂鶒,是一种瑞鸟。大头兵的就没那么多穷讲究,直接写排字拉倒。
赵臻想了想,自己也没什么好讲究,索性便叫裁缝在前面按照正常规矩绣了个勇字。
约莫十天左右,众人便把成品全都送到了军营。
此刻的军营比之十天前可真是大变样,外围的栏杆赵臻并没有下令拆除,按照他的设想,团练驻地应该在广武山下,而非东门,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东西一概不理。
军营内部十分整洁,新买的营帐以白布制成,错落有致的搭在后排,前排空地之上,三百青壮列成方阵,正在赵盛的指挥下练着拳术。虽然衣服依旧是破破烂烂,但是已经全然没了当初一团浆糊的景象。
三百人,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仅凭赵盛一人,管着也是吃力,不得已,赵臻将兵马分为甲乙丙三队,每队百人规模。甲乙两队分别交由赵盛,杨淑真打理。
有趣的是第三队,赵臻看遍了三百人,竟然只有张凤林适合,虽然他脑子现在有点宕机,但是能力还真不错,怪不得白芷想要带走他,正所谓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反过来也同理,于是这个赵臻第一号仇人摇身一变成了赵臻手下的将官。
赵盛曾经拜师杨震门下,也就是杨淑真的父亲,杨震当初在胶东号称枪拳双绝,拳便是赵盛所学的太祖长拳,枪则是他的独门杨家枪,这套枪法只传给了自己的亲女儿杨淑真。
老爷子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宝贝女儿居然会被赵盛这个浓眉大眼的呆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