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我在清朝做驸马 > 第25章 许你四事

第25章 许你四事

日升昌的实力果然雄厚,赵臻把贪污受贿的账本和官凭交上去,当天下午便有一支镖局押着十二万两现银到了汜水。

银货两讫,只是赵盛不在,赵臻只得亲自指挥起留在小院的武师和衙役,众人接过银子,连忙将银子拉入小院,沉到了池塘里面。

有了银子在手,赵臻这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第二日赵臻便遣人远赴河北和淮南买粮。

一来是这两个地方粮食属于产粮区,价格还算公道,二来一旦起事,南北兵马都会经过,粮食这东西,你吃一点,他就会少一点,哪怕能多延误一柱香时间,也是一笔划得来的买卖。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两月时间转瞬即逝。

赵臻埋伏在京里的眼线终于传回了消息,徐家那个侍妾终究是拿到了证据,灭门之仇,让她直接把这份证据丢给了自己丈夫。

如此大案,对于年老体弱的道光帝来说自然没心思多管,可是军机处那几位大佬却是擦了一把汗。

卖官鬻爵这种事,自古有之,史书记载“秦得天下,始令民纳粟,赐以爵”之,此后到西汉时,则形成制度,以下唐、宋、元、明都有捐纳,到清朝此风最盛。甚至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无数豪门权贵依附在上。

当朝官员中就有不少是捐纳得的官。捐纳制度在清朝是一个很重要的制度,它和科举制度互相补充,一部分人通过科举考试做官,一部分人通过捐纳制度做官。对买官的人无任何限制,地主、商贾且不必说,连流氓、盗贼等也无一例外。按照捐纳制度,士民不仅可以捐官,而且可以捐封典、捐虚衔及穿官服的待遇。

这种事情道光帝心里也一清二楚,只是根子太深,根本挖不动,一旦下了狠手,没准还会动摇国本。

所以捐官这种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人捐了还被冒名顶替了,花钱捐官是合法途径,国家承认的,冒名顶替那就是罔顾法纪,欺君大罪了。

军机处几个大佬合计了一下,当机立断,捐官之时一笔带过,欺君之罪重重判罚,当即派遣钦差南下,捉拿赵臻归案。

那些钦差一路上游山玩水,就当公费旅游了,走的奇慢,汜水百姓有没有水深火热和他们可没有半点关系。

是以探子与他们一同出发,居然早到了七八天时间。

这也给赵臻留下了绝佳的机会,钦差到河南必定通过柳园口渡河去往开封,只要赶在钦差到截杀掉,河南官场就不会知晓。

白云寨外有一座土坡,上面曾经有一座亭子,唤作刘公亭,传闻是当年项羽囚禁刘邦父母的地方,如今只剩下一片断壁残垣。

白云飞得到消息之后,特意赶过来与赵臻相会,商讨这事。

“你打算怎么做?”,白云飞与赵臻站在刘公亭上看了许久,突然问道。

赵臻随手拔出来一根青草叼在嘴里,蹲下身子说道:“这么久了,还没问你,我们是准备在汜水起事吗?”

白云飞摇了摇头,说道:“我意西进洛阳,取关中为基。”

“如今天下民情汹汹,以中原为最,若是入关中,可就浪费了这中原数省的形势了。”,赵臻转头提醒道。

道光以来,河南,山东,皖北,苏北地带,受困于黄河泛滥,十年九涝,灾害频发,四省数千万百姓困顿不堪,生活难以为继,苏北幅党,皖北豫东捻子,鲁南白莲教,长枪会等民间报团对抗官府的行为越演越烈,只差一根导火索,便能点燃整个中原。

白云飞也知道中原形势大好,但是历史经验告诉他,并不能盲目,他说道:“中原,四战之地尔,自古据中原成事者,唯曹朱二人,一旦去了,很容易变成流寇,再难成事。”

“不如这样,你我打个赌吧。”,赵臻一口把草梗吐出,站起说道。

“什么赌?”,白云飞好奇的问道。

赵臻指了指脚下的鸿沟说道:“以鸿沟为界,你我各奔东西,我在中原为你吸引他们。若我抗住三年,便是我赢了。”

“你想要什么?”,白云飞问道。

赵臻笑着伸出三根手指说道:“世袭罔替,富可敌国,驸马都尉。”

白云飞苦笑道:“你真的这么喜欢我妹妹?”

赵臻叹了口气,言语中竟然有一丝向往,说道:“白姑娘不似那些大家闺秀,江湖草莽,初见我只是觉得好看,慢慢下来,她身上有一股不同于众人的清醒和洒脱,我做不到,但我希望别人能做到。”

白云飞拍了拍手上的灰尘,心下已经了然,说到底赵臻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