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我在清朝做驸马 > 第31章 成军

第31章 成军

回到行宫的时候,赵盛夫妇早已等候在一旁,忙活了一日,他们在繁台拢共招了两万三千人的青壮入伍。连带着还有近六万的家眷。

看着摞成了小山一样的名册,赵臻不禁有些头疼,现如今甲胄军械根本供应不上,两万多人如何安置也是个大问题。

“二哥,现在三个人都分不到一把刀,你怎么想?”,赵臻揉了揉眼睛问道。

“什么怎么想?我是个粗人,让我冲锋陷阵,舞刀弄棍我还在行,你想的那些我玩不来。”,赵盛说道。

赵臻不禁苦笑一声,人多了是烦恼,人少了更是万万不行的,自己手里的八百团练真刀实枪干起来,跟清军胜负都是未知数,人多才能蚁多咬死象。

“报~,大人,门口有位姓罗的来访,说是来投军的。”,赵臻还在沉思,一个士兵匆匆跑进来打断了他。

赵臻猛地一惊,差点忘了罗知初还在那复仇呢,随手把名册扒拉到一边,说道:“应该是罗知初到了,快请进来。”

不多时,一个穿着一件已经沾满了鲜血的长袍的男子走了进来,赵臻一瞧,果然是罗知初。

只见罗知初进来,看见赵臻直接跪在地上沉声说道:“多谢大人,在下这条命从今日便是大人的了。”

赵臻看了看那件袍子,血腥味直冲鼻子,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上前搀扶,而是随手解下身上的袍子递给罗知初,说道:“你先穿我的吧,血气太重,小心一会儿冲撞了莺儿姑娘。”

莺儿已经虚弱至极,确实是这个道理,罗知初也不拒绝,当着众人的面直接脱下了长袍换上,拱手说道:“在下不才,能得大人如此器重,大人但有所需,在下必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赵臻摆了摆手,说道:“场面话就不说了,我是商人,二哥是江湖人,那几个头领也都是草莽出身,唯一一个文化人方先生只是擅长治政,我需要你帮我做个军师,出谋划策。”

罗知初有些疑惑,出言问道:“可是大人,我只是个读书人,虽然会些武艺,可是我从来没有打过仗啊?”

赵臻耸了耸肩,说道:“巧了不是,我也没打过,一回生二回熟,打着打着就会了。”

罗知初摇了摇头,说道:“大人,若有机会,还请大人放我入军中。在下还是想在军中搏杀。”

赵臻点了点头,说道:“眼下保全开封要紧,没那么多讲究,你若执意如此,便做我选锋军指挥吧。”

“选锋军?”,赵盛有些疑惑的问道。

赵臻转身回去拿出一把粮食分成几堆,指着粮食说道:“现如今我军加上八百团练,共有两万四千兵马,昔年岳武穆志治军最严,今日我们便仿岳家军,将全军编为前,后,左,右,中,选锋,踏白,游弈八军,每军三千人,各设指挥使一人。”

赵盛夫妇面面相觑,还是杨淑真开口问道:“后面三个名字叫的这么响亮,有什么名头吗?”

赵臻得意洋洋的说出了他的想法。其中选锋军是全军最精锐的部队,挑选全军精壮,能打,敢打的士卒充入,留作关键时候一击定胜负。踏白游弈皆为骑兵,游弈为侦骑,踏白为轻骑,左右中前军皆为步军,后军为炮队,配置大小火炮,提供远程压制。

赵臻麾下众将,罗知初有一股疯劲狠劲,他既然想去军中,做这个选锋指挥最为合适不过了,张凤林坚韧不拔,被委为前军指挥,张曜有勇有谋,被委为中军指挥,杨淑真性情沉稳,被委为后军指挥。

剩下的指挥赵臻并无人选,赵盛倒是推荐了几个人,剩下左右两军指挥,赵盛推荐一个老家投靠而来的唤作宋庆的年轻人充做左军指挥,右军则推荐了豫东当地投靠而来的捻子苏天福,踏白游弈两军分别交给了夏邑捻子王贯三和永城捻子赵浩然。

捻”是淮北方言,意思是“一股一伙”,最初安徽、河南一带有游民捏纸,将油脂点燃,烧油捻纸用来作法,于节日时聚众表演,为人驱除疾病、灾难以牟利。早期捻子是向乡民募捐香油钱,购买油捻纸。后来,也有恐吓取财、勒索而实与盗贼无异的现象。越是荒年欠收,入捻人数越多,所谓“居者为民,出者为捻”,而清朝官方称之为捻匪。

开封城破后,赵盛立刻发了帖子,邀请豫东几家著名的捻子头领,苏天福王贯三赵浩然便是响应而来的第一批捻子头目。

尤其是王贯三和赵浩然,这二人都是武庠生出身,自带了数百骑的马队入伍,赵臻夹带里面只有赵盛精通骑战,但是他还要统筹大局,不能亲自领兵,这些人到来极大的缓解了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