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外面打起来了!”刘嫂子慌慌张张的跑进来。
程灵看她紧张的样子,以为打仗了,上前询问对战双方是谁。李文宇消失了这么久,别不是准备打仗去了。
刘嫂子:“啊?不是不是,姑娘误会了,是府城门口的灾民和附近村民打起来了。”
程灵皱皱眉,“怎么回事?”
“听说是府城的夫人小姐们可怜灾民,派人在城门口施粥,附近的村民听说了,也去领粥,人越积越多,排在后面的担心打不到粥,就往前挤,场面失控了,一大群人打做一团。听说死了好几个人。”
“嫂子你上次说粮价涨了,现在还在涨吗?”
“现在粮价是夏天的两倍了,还一直在涨,一天一个价,大家都买不起了啊。”
程灵想起空间的那一堆粮食,叫来王风爹,“你去外面看看有没有带后院的沿街铺子卖,大小、装修都没有要求,最好今天能买下来。”程灵拿了200两给王管家。
晚上,程灵吃完晚饭,王管家拿着房契回来了。铺子买在文墨居斜对面的拐角处,原本是家茶馆,东家一家打算搬去南方的府城,就把铺子卖了。
第二天一早,程灵带着赵平、王管事、程安、程全去铺子。“你们把招牌挂上,店里打扫干净,我去后院看看。”
程灵走进后院房间,关上门,把从赵东那儿拿的粮食拿出一小部分,堆了小半间屋子。
程灵回到前面铺子,“程安,你找一张红纸,写张告示,为了帮助百姓顺利度过今年冬天,我们程记的粮按照夏天正常粮价的三分之二售卖,写清楚价格,要求购买的民众带上户籍文书,按户籍上的人头买,每人每月最多购买10斤。”
“程全,你跟程安配合,他负责看户籍登记购买信息,你负责秤粮,赵平你负责组织购买者排好队,维持好秩序,不允许他们闹事,跟他们保证,程记会以这个价格卖到冬天过去。王管家,后面可能会有人来捐粮,你负责接待他们,登记好信息,贴在外面的墙上。”
“粮在后面屋子里,你们搬一些到前面来,准备开始卖吧。”
几人看到屋子的粮,惊住了,程安道,“这么多啊,东家这是从哪儿买的粮啊,这粮品质真好啊,这价格东家会不会亏啊。”
王管家:“东家这是心善,担心百姓买不起粮,饿死,这才便宜卖这些好粮。”
程全担心道,“我们卖这么便宜,其他粮商会不会找我们麻烦?”
王管家安慰道,“不怕,东家会有办法的。”
程安在铺子门口吆喝了两声,立马吸引了许多人前来买粮。
“还要户籍文书啊,我没有带,小伙子,你先卖给我吧。”一位衣衫褴褛的大爷走进店铺。
“没有文书的,只能买你一个人的粮,一个月内最多十斤。你家住哪里,叫什么名字,我这边登记一下。”
“诶,好好好,十斤够了,够了。”大爷拎着粮袋,手抓的紧紧的,嘴里一直念叨,“东家仁义,好人啊。”
排队的人越来越多,王管家和赵平一起维持秩序,“每个人都会买到的,粮管够,大家排好队,不要挤。”
“谢谢程东家啊,程东家真是好人啊。”
“我听说程东家就是山下纸坊的东家,是个姑娘家呢。”
“我们村有人在纸坊做工,工钱高着呢,每天3文钱就能吃三顿,有菜有肉管饱,每个月还能休息8天。”
“真的啊,程东家真是个活菩萨啊。”
一个上午过去,粮卖了不少,闻风而来的百姓也越来越多。程灵回去让王风的妻子和娘、王风、胖丫程如来接替店里的人,让他们回去吃饭休息,下午再来。
晚上,送走最后一个客人,后院的粮都卖完了。
程全担心的看向程灵,“东家,我们粮卖完了。”
“没事,我已经安排好人晚上把粮运过来,你们明天照常开门营业。”
“东家这么好的粮,卖这么便宜,会不会亏很多啊?”
“放心,不会有事的,我做这件事也不是为了赚钱,只是想帮这里的百姓一把。”
几个人都真心佩服主子,他们觉得排队买粮的民众说的对,他们的主子是个活菩萨。
程灵躺在床上,临睡前打开装在粮铺的监控,果不其然,来了一波又一波人查看她还有多少余粮。
另一边,过来打探情况的人纷纷回去复命。
“什么,没有粮?”所有人都一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