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有这么一个暴力的赚钱途径。
还不赶紧跟!
但是,长期儒家教育下。
大明的百姓追求稳定。
心中有冒险精神的多是地痞流氓一类的。
这种人敢于拼命。
他们合资之下,到泉州船业公司。
买了一条海船,在泉州培训机构培训三天,带着免费的海图,直接出海。他们有的老老实实做生意。
有的则是在南洋各国抢掠一波。
反正大多数人,都是赚了钱回来的。
于是,同乡勤勤恳恳种地的百姓
见平日里瞧不起的地痞流氓,都能置办房产,娶了好几个老婆。
百姓们眼红了!
于是,建元九年,六月。
大明涌现了一股子出海热。
人人向往出海。
就好像海洋上,人人拿着麻袋捡钱一样!
但是,这同样引发了一个问题。
那就百姓出海了,家里面要么种地的人手不够。要么就是土地没人种了。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粮食问题,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大事。
“陛下,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您看如何是好?”
收为国有,这个好理解,无非是官府出钱买无人耕种的田地,由朝廷耕种罢了。
至于倭奴?
难道陛下是想让倭奴种地?
杨士奇按照所思问道。
朱桥点了点头。
“确实如此,估计田地无,人耕种的情况极少。
每家每户都会留上那么一两口人耕种。
这样的话,无非是种地的人手不够罢了。
这简单的很。
朝廷可以租借百姓倭奴种地。
价钱嘛,免费,只需要别让倭奴饿死就行了”
杨士奇想了想。
觉着陛下说的很有道理。
田地那可是命根子,要让百姓放弃是不可能的。
他下去查探民情的时候,也发现了这个情况。
家家户户基本都是年轻人出去闯荡,老人嘛就留在家里种田。
除非那种家里只剩自己,独门独户的才有心思贱卖田地。
可是...
倭奴种地?
杨士奇心中有些隐忧。
正当他打算问出来,朱桥摆了摆手。
“朕知道你要问什么,百姓的安全问题?”
杨士奇笑了笑。
正是如此。
倭奴毕竟在东部行省挖矿,甚苦。
所以要是说不仇恨大明,那是假的。
怕就怕倭奴把这份仇恨,放到了大明百姓身上。
这不得不防啊。
见杨士奇这副样子。
朱桥就觉着好笑。
也是,杨士奇久在内陆,根本不了解倭人到底是什么样的。
暂且不说五尺身材的倭人,能不能单挑过大明百姓。
就凭他们常年吃不饱饭的身子,能打的过不说过的多好,但是顿顿能吃饱饭的大明百姓?
这朱桥是不相信的。
但是,也不得不防。
“你的担忧朕理解。
所以,第一,凡是倭奴,百姓只需要提供两颗土豆即可,保证他们不死,不过就算是死了也没事,朝廷再给发...第二,凡是倭奴比带着枷锁劳动。
第三,凡是过了五十岁以上百姓,申请倭奴,当地村长必须每日去探望一次。
暂且就这三条吧。”
这...
杨士奇还是不理解。
每天两颗土豆,再加上大量的劳动,倭奴恐怕过不了几个月人就没了
陛下,为什么如此仇视倭人呢!
此时,弹幕中....
“是啊,我也不理解,倭人是做什么了么,圣宗陛下为什么如此仇视他们呢!“额,会不会是这样。
圣宗陛下在泉州的时候,喜欢上一个农家女子。
但是碍于身份,圣宗陛下没有迎娶她。
然后这女子,被倭人杀了,所以圣宗陛下发誓要让倭人世代为奴?
“好家伙,你不去写小说,真是可惜了,真他娘的能编”
“或许圣宗曾经落入倭人.....
“楼上打住,在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