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太平?当我大匈奴都是死人啊。
“军事方面也有价值啊。”赵启明看了眼张骞:“如果猜得没错,陛下的意图,是凿穿西域,联合西域诸国,共同抗击匈奴吧?”
张骞没有回答,和魏其侯对望了一眼。
倒是此前没怎么说话,一直吃肉的平阳侯,此时满嘴是油的瞥了眼赵启明说:“不曾在军中任职,也能知晓抗击匈奴的内情?”
“关心国家嘛。”赵启明/心虚的笑了笑。
倒是魏其侯恢复慈祥表情,看着赵启明问了句:“那启明觉得,联合西域诸国一事,是否能成功?”
漫山遍野的犬吠夹杂着走兽的咆哮。
猛虎山某处,一队人马驱逐着猎犬,将一群野猪逼入三面环山的山谷。绝境之下,那群野猪发出绝望的嘶吼,在狭小的山谷中不停冲撞,企图在狂吠的猎犬包围下逃走。但成群的猎犬之后,大批人马正列队山谷出口,等候着将他们屠杀。
这景象,好比多年之后,长平侯卫青带领大汉铁骑,在塞外追击匈奴时的场景。无疑,那是中国历史上最令人热血沸腾的一幕。
但在那之前,大汉帝国还需积蓄力量,联络西域诸国,等待兵强马壮时。
赵启明看着等待回答的张骞,思绪回到了现在。
他想起历史上,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其最大的成就是带回了大量来自中亚的种子,并且让大汉帝国第一次全面的了解西域诸国的生活百态。至于联合西域诸国的事情,其实并没有如偿所愿。而且这一去,因为路上遇到匈奴,队伍死伤惨重,最后只剩下张骞和一位向导,在被匈奴关押了整整十年之后,才成功返回长安。
这些话,赵启明当然不能告诉魏其侯。
但他也知道,第一次出使西域的失败,主要原因是对西域局势的不了解,所以如果能提醒一下张骞,就算不能改变历史,至少也可以让他们做好准备,离成功更近一些。
想到这里,赵启明忽然有了种使命感,于是想了想,认真的朝张骞问:“军事上的问题我不懂,但我想先问张先生一句,您对西域的情况了解多少?”
张骞似乎没想到赵启明会反问,扭头看了看魏其侯,见老头低头喝着茶,耐心的听着,于是想了想后朝赵启明回答说:“在下有位向导,多年前归化我汉室,对西域的情况还算了解,尤其是此次需要联合的乌孙国和大月氏。”
“大月氏?”赵启明念叨着这个名字,然后试探着问张骞:“张先生可听这位向导说过,大月氏被乌孙国战败,已经举族西迁,早已不属于西域诸国?”
听到这话,张骞稍微一愣:“没想到传言是真的。”
“传言?”魏其侯捋胡须的动作一停,脸色稍微变了变的看向张骞,显然这个大月氏,对汉朝来说很重要。
于是,张骞向魏其侯行了个礼,然后解释说:“一月之前,在下曾与一批西域商人了解过西域局势,那时便听说乌孙与大月氏开战,而大月氏已经濒临战败,只是在下没有想到,大月氏居然已经战败,迁离了西域。”
听到这话,赵启明见李敢面露不解,正要拉袖子,赶紧解释说:“大月氏与匈奴之前有世仇,是联合西域抗击匈奴的重点。”
可李敢一听这话,有点担心的追问:“那岂不是说,联合西域诸国的事注定要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