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四合院之我是许多年 > 第一百四十七章,分家了(求订阅)

第一百四十七章,分家了(求订阅)

特别是老许和周红梅,他们此时才豁然想起来,家里的老三还是工资最高的那个人呢。

老大和老二两人闻言,更加沉默了。

他们的工资都不高,直接就是许多年的一半了。

毕竟后者的工资,每月应该是五六十元钱,具体多少钱,许多年自己并没有透露过。

见众人又默不吭声了,许多年便道:

“那分家就到这里了,从明天开始,我跟小茹就在中院那边自己做饭吃了”

“爹妈的赡养费,大哥二哥你们商量一下,看多少合适,我们三兄弟每人每月拿钱给妈.”

说罢,他就起身,喊了一下秦淮茹,两人便离开了。

还没走出家门,身后的许晓倩突然开口喊住了他。

“三叔,那我跟我妹妹还能住你家里吗?”

小家伙还能反应过来,心理素质已经算非常不错了。

许多年回头微笑道:

“当然可以,这是三叔借给你们住的,不过,你们要抓紧时间,让你们爹妈快点给你们盖房子,要不然,等三叔有了孩子,你们就要搬家了.”

“小梅不用搬家,你还是住在倒座房那边,吃饭的话跟着爹妈就可以了”

这下,再无其他了。

回到中院耳房这边,秦淮茹小心翼翼地看着他,“阿年哥,这样分家,不太好吧?”

“我都吃亏了,还有什么不好?”许多年眨了眨眼睛,心说这媳妇今天是傻了吗?

“不是,我是说,我们什么都没要,会不会不太好?”

秦淮茹接着又道:

“虽然,我知道阿年哥你的工资高,但家里这么多年下来,肯定存了不少钱呀,我们.”

许多年闻言,哈哈大笑,乐道,“你怕是要失望了,前些年家里一直花钱,我每年寄回来的八十块钱,估计全都花光了.”

她才嫁到老许家没多久,对家里的很多事情并不是特别清楚,尤其是过去的那些经济问题,更是两眼一抹黑了。

虽然许多年中间有五年在外面当兵,但还是知道家里的情况的。

不管是老二花了一千多块钱进入轧钢厂,还是周红梅、老许等人治病花的钱,前些年的家里,日子过得确实很困难。

要不然,前段时间,老大跟老二也不会那么积极主动地接一大爷和二大爷家的挖井工作了。

“我估计啊,家里的存款,最多不超过两百块钱,你信不信?”

许多年猜测说道,“而且这两百块钱中,估计还有一百块钱还是我之前刚退伍回来给的呢”

秦淮茹闻言,满心失望,“那阿年哥,我们还有多少钱呀?分家了的话,要是我们家里没钱,这日子可不好过了”

她是挺担忧的,一来她是农村户口,往后有了孩子,也肯定是跟着她落户农村。

这意味着她跟孩子都没有粮本,甚至很多城里限制的东西,她跟孩子都享受不到,只能依靠许多年自己的份额了。

二来,她本身也没有工作,家庭的顶梁柱就是许多年,所以她也只能依靠他。

“放心吧,肯定不会饿到你的。”许多年笑了笑,接着说道:

“你接下来的任务,除了操持好家里的大小事务,就是努力认真地读书认字,等到了明年,我再想办法替你解决户口、粮本的问题”

“阿年哥,这是真的吗?”秦淮茹闻言,顿时大吃一惊。

别人不知道,她在农村的还不清楚吗?

城外的人要来城里是很简单的,因为在1952——1957年中国一五计划时期,大约有2000多万农民工已经自由流动进入城市。

这一变化源于当时国内的经济发展战略,建国后正府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一五”时期所建立的基本是军重工业为主的国家工业体系。

但是,要明白一点,在一九五一年七月十六日,国家制定并颁布了《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

这份文件的颁布后,国家开始对人口进行登记在册,并开启了城市和农村两种户籍制,各种户籍人口被严格限制在所在区域,自发的人口流动是不被鼓励和禁止的。

注意是自发的人口流动,是不被鼓励和禁止的。

然而,许多年却很清楚,从明年开始,一是由于国际关系的原因,二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三是饥荒三年的开端等。

之前五年流入到城里的两千万人口,会在五九年后的两年内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