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许多年,尽管只是第一次给病人扎针,而且还是自己的父亲。
要说心里一点都不慌,肯定是不可能的事儿。
只不过,许多年毕竟是两世为人,加上他本身就有十分扎实的医学基础和百万次的扎针技术。
不说炉火纯青、出神入化,起码也是熟练于心、精准到位,肯定不会出现什么扎错位置,扎的深度不够等等之类的情况出现。
经过最后一轮的扎针,老许的病情算得上度过了危险期。
剩下就是静养了。
“你们两父子下山之后,记得每天给他熬药,药方这些,我都已经写好了,我相信你不会弄错的吧?”
张明德看着许多年,笑着说道。
后者摇头,“师傅,我父亲身体里的癌症细胞,基本上已经清除了,接下来就是静养,如果没有反复的话,便是彻底好了。”
“所以,后续的事儿,如果没有太大的问题,我想应该不需要师傅您出手了。”
师徒二人聊了一会儿,许多年和老许便起身下山了。
在深山里叨扰了老中医那么久,总算是结束了。
关于老中医自己准备的那两根老山参,许多年并没有提什么报恩的事儿。
人家老中医收他为徒,看上的可不是让他报恩、养老之类的事儿,而是希望他可以学好医术,不要断了石庙传承这一脉。
老中医身体很好,一直以来也是自己一个人生活,并且从石庙以往的传承来看,养老这件事,从来都没有过。
因此,石庙传承才是最为重要的。
许多年十分清楚明白这一点,所以才没有提这件事,而是努力学医。
下山之后,许多年从胡伟民老丈人家取了二八大杠,跟老许一起往城里赶去。
刚从山里出来,走在路上,两父子顿时便察觉到了不对劲。
干旱!
光秃秃的树!
以及忙碌着从河里挑水的农民。
这一切都说明了一件事,这个春天格外的慌干旱和忙碌。
本来进山之前,老许是没有察觉到这些现象的,毕竟那个时候他只想着自己的病。
现在则不同了,他能感觉自己非常轻松了。
自然也更加关注周围环境,仔细一瞧,便察觉出了不对劲的地方。
许多年则是早有预感,可还是被眼前的景象吓到了。
路边还有不少小孩在爬树,河道里,也有孩子在抓鱼。
田里的小麦,蔫倒了一片,看着令人揪心不已。
忧心忡忡的父子俩,回到城里,便听到了一个消息:
三天前,街道办来通知了,大家的粮本份额均减少了半斤。
看似减少半斤,并不多,但这已经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粮店那边也扛不住了。
如果上面的粮店还有充足的粮食,怎么可能会减少份额呢?
客厅里,许多年和秦淮茹两人坐在餐桌上,一边吃饭,一边闲聊着。
后者十分担忧,“阿年哥,我们要不要也节省一点?听说城郊外面都没有水,今年的冬小麦收成肯定会很差”
“报纸上说,京城周边好几个省份都异常干旱粮食减产这件事,已经基本确定了。”
“我们要是还每天吃这么多,到时候孩子生下来,可就麻烦了”
许多年抬头,给了她一个大大的微笑,安慰道:
“放心吧,粮食的事情,我来解决,你就不要操心这些了。”
关于粮食这件事,许多年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眼下虽说粮本份额减掉半斤,但对于许多年而言,影响不大。
就算他们家里每天吃肉,也没人敢说闲话。
众所周知,许多年的月薪可是一百零三元,比去年晋升八级工人的易中海还要一截。
毕竟大家都知道,八级工人的工资就是九十九元。
一百零三元的工资,即便是每天去国营饭店吃饭,那也是没有问题的。
每顿饭一块钱,每天吃两顿,一个月下来,也才六十元而已。
更何况,许多年又没有去饭店吃饭,都是在家吃饭的话,每天吃肉,有什么问题么?
秦淮茹闻言,还是有些担忧:
“阿年哥,现在大家手里都没有粮食,我们就算有钱,也买不到粮食吧?还是少吃一点吧”
许多年点点头,“你说的没错,我是应该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