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表示,明天狩猎的时候,多狩猎一些野味,到时候带过去石庙,给老爷子打打牙祭。
对此,许多年笑而不语,如果他们知道石庙里的地下室藏了满满一屋子的腊味,估计就不会那么兴奋了。
转过天,大家依旧继续训练,只不过,参加狩猎的时候,大家一边快速在山里前进,一边时刻关注着天空和四周的动静。
众所周知,现在是冬季,冬眠的动物会比较多。
尽管现在并没有下雪,可是气温还是冷得要死。
所以小动物们,几乎都蜷缩在温暖的洞穴里,不出来。
天空偶尔还会有候鸟经过,然而,并不多。
古谚有云,八月十五雁门开,小燕走了大雁来。
北风渐起,秋意肃杀,草黄叶枯,万物凋零。
而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下旬了,大部分大雁,早已经南飞了,还剩下部分,也会在十二月前,全部迁徙完毕。
等到来年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时候,南归的候鸟才会再次飞回北方。
尽管地面和天空的猎物并不多,但对于猛虎中队这群人而言,那都不叫事儿。
只要发现任何的猎物,那基本上没有逃脱的可能。
因此,一个上午过去之后,两队集合之时,大家开始了猎物盘点。
结果,大家都旗鼓相当,几乎每人都猎杀了上十只猎物。
鸟类的飞行高度受大气中氧含量的限制,一般不高于海拔5000米,而绝大多数种类是在400~1000米高度飞行。
以五六式步枪四百米的有效射程为例,猛虎中队的众人,几乎可以做到五百米的有效射程。
许多年也携带了冲锋枪、五六式步枪、手枪等作战武器,然而,正在可以用的只有五六式步枪罢了。
因为冲锋枪等其他武器,子弹比较贵。
要知道,猛虎中队的武器几乎就是凸显一个万国牌,什么德国货、美国货,还有北极熊生产的武器,应有尽有。
偏偏这些武器嘛,大部分的子弹生产受限,反正不可能大量供应。
猛虎中队在境外执行任务的时候,更多都是就地取材,自力更生。
毕竟出门在外,很多时候,子弹打完了,就只能靠自己了。
所以,节省子弹的做法,在日常训练当中,也是常有的事儿。
“吃过午饭,继续狩猎,晚上请许多年的师傅帮忙给我们扎针,看看是不是真的有那么神奇。”
午饭的时候,赵君遥开口说了一句,大家伙热情高涨,对晚上的针灸,十分期待。
许多年只是笑笑,并没有说话。
第一次扎针的人,都会有一个十分深刻的印象,希望他们都可以坚持下来吧。
这顿午饭自然是大家狩猎到的猎物了。
从进入太行山开始,他们的一切食物来源,全都靠自己获取。
就地取材,对于猛虎中队的众人而言,并没有什么难度。
有难度的是前往沙漠、荒漠等地方训练时,那才是最令人绝望的事儿。
在太行山这样的地方,物资富饶,根本不用担心没有吃的食物。
解决午饭之后,众人继续狩猎。
身上的负重越来越多,因为他们本身就已经负重二十公斤,加上枪支弹药这些,超过了四十公斤。
当然了,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身上的子弹会减少,重量也会跟着减少部分。
但也极其有限,自身负重还是超过了三十公斤。
同时,随着大家猎杀到的猎物越来越多,目前已经超过了六十公斤,几乎是到达了很多普通士兵的极限。
但对于猛虎中队的众人而言,这就是日常训练。
到了傍晚的时候,几乎所有人身上都猎杀了超过二十只猎物,负重达到了七十公斤以上。
这相当于背了一个七十公斤的人在身上。
执行任务的时候,一旦遇到队友受伤,到时候身上背着的就不只是七十公斤了。
所以,就算大家觉得身上的负重,很沉,但也没人吐槽这些。
站在石庙所在的山脚下,许多年一行人开始登山。
三十七人的队伍,走上石庙之后,直接把百来个平方大小的平地,给占据了大半位置。
石庙里,许多年和张明德聊着天,旁边便是赵君遥、乌文浩和彭志刚三人。
等许多年结束考核之后,针灸才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