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待在地下室这边,不仅仅是因为凉快,而是大家都在闲聊呢,气氛还算愉快。
小梅纠结的事情,依然在纠结,不过她哥已经给了一个建议。
趁着暑假这个时间,去北大、人大等大学逛一逛,特别是图书馆,找那些汉语言文学相关的教科书来看。
或者直接就去新华书店购买教科书,看看她自己能不能自学进去,又能自学多少内容等等。
总之,她需要做的是,趁着八月份这个暑假,短短的一个月,尽快把事情确定下来。
否则的话,到时候她就只能去参加会计专科考试了。
其实,她五哥给她这个建议,偏向性已经十分明显了。
自然是更希望她可以去读大学,毕竟她是家里第一个大学生,不应该就这么沉沦了。
许多年心里还有其他打算,那就是让于光元和孙国华他们帮忙,到时候他去找港大校长,看看能不能让小梅去那边上学。
相比让她待在京城这边,许多年更希望她可以出去外面看看走走。
只不过,这件事他还没有说出来,他计划明天给孙国华拍一份电报过去,到时候他去一趟港大。
或者让于光元帮忙去港大看看,帮忙问一问。
以他许多年的地位,和对华润公司的帮助,他相信于光元肯定十分乐意帮忙。
孙国华毕竟是华润公司在港岛的一把手,可能会顾忌更多方面,也需要避嫌之类的。
但于光元不同啊,他可是经常撺掇许多年过去港岛那边发展呢。
有这样好的机会,估计他更加乐意帮忙呢。
除了小梅之外,许晓倩的中考成绩,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毕竟许晓倩已经决定了要参加今年十二月份的会计专科考试,户口本也拿去街道办和派出所那边帮忙更改了。
在这个年代,出生年月日的更改,太平常了。
特别是胡美凤、范招娣她们都是在家里生产的,记错时间之类的,也很正常。
而且,许晓倩出生的时候,那会儿还没建国呢,那么时间记错了,也很正常啊。
街道办和派出所的人,估计也没辙啊。
所以,现在困扰这个大家庭的两件大事儿,也算是解决了。
就等小梅她自己决定要不要读大学了,一旦她决定读大学,意味着她需要在两年内完成学业,这个挑战还是蛮大的。
当天夜里,旺财却突然叫了好几声,许多年起床出去看了一圈,没发现有什么事儿。
直到第二天,许多年看到前院倒座房不远处,多了一坨大便,这才知道怎么回事。
“哪个缺德鬼啊?”
还好没有弄到他的汽车,要不然,许多年说什么也要让派出所的公安帮忙查一查。
饶是如此,许多年还是挺生气的,附近的邻居们是活腻了吗?
又特么来找事?
许多年也不知道是谁那么缺德,今天晚上看来得守一下。
吃过早餐,许多年开着吉普车,去了一趟邮电局发电报。
这个时代的电报费用还是很贵的,普通电报每个字是九分钱,加急电报就要翻倍一毛八分钱一个字。
除此之外,新闻电报在本省的费用是两分两厘半,出省的话就要三分四厘钱。
贵得一塌糊涂!
新闻电报之所以便宜,自然是因为新闻电报需要发送的字很多啊。
普通电报贵一些,是因为都省着来,估计也就是几十个字,甚至是十来个字。
打电话的话,就算了,费用更贵。
尽管许多年工资高,但也不敢随便打电话给白云城这边,让人家帮忙给港岛那边的孙国华传话吧?
所以,更方便快捷的办法,就是拍电报。
港岛,皇后大道西,唐楼办公室里。
叶启芳收到了来自京城的电报,还以为是工作任务呢,谁知道是许多年发过来的电报。
电报上面指明了让于光元查看详细内容,所以叶启芳只好把电报译文拿给了前者。
于光元看到电报内容之后,顿时大喜。
对于许多年的家庭成员,于光元当然是很了解的。
也知道许多年的妹妹,是高中生,没想到今年参加高考了啊。
而且,许多年还想着让他妹妹来港岛读书,这就很不错啊。
不过,港大可不是那么容易进去的,要么捐钱,要么参加港岛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