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根本就没人买。
这东西,一度形成一种摊派任务,每个银行要完成多少的指标,各个单位要完成多少的指标。
可以说,家家户户那几年,都被摊派了国库券任务。
徐二龙没想到,现在这任务,早早就摊派在自己的头上。
“徐二龙同志,你要相信,这买国库券,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你不用担心收不回来。你要知道,这个不存在信用违约风险的……”徐行长还在巴巴巴的跟徐二龙解释,怕他不明白这是什么东西。
“嗯,明白了。”徐二龙回答。
“那么,你能不能认购一些?这是支援国家建设,利国利民的好事。”徐行长说:“你看,新闻报纸上就报道了,京地的群众积极响应号召,纷纷认购国库券,许多大爷大妈,把所有积蓄都拿出来认购……”
徐二龙脸上端着认真而客气的笑容,心下却想,果真这年头,发行国库券是这么困难啊,新闻造这么大的势,也没销售出多少。
甚至后来,给每个企事业单位摊派任务,每人必须认购多少份额,甚至从工资里面直接抵扣。
这一度让大家非常有怨言。
“徐二龙同志?”徐行长看他走神,轻声喊他。
徐二龙回神,尴尬笑笑。
“你看,你能认购多少?”徐行长问。
徐二龙咳咳,清清嗓,一本正经道:“支援国家建设,是我们每个群众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是,我现在没钱认购……”
国库券,他肯定是要认购的。
杨百万的发家史,就是从国库券开始,地球人都知道。
但他不想这么痛快的就认购。
“徐二龙同志,你在开玩笑吧,你天天在我们银行存钱,这资金流水,我们都知晓的……”徐行长笑。
徐二龙叹气:“你光看着我每天有资金流水存银行,可你不知道,这里面有货款本金,随时要把这笔本金支付别人,我认购了国库券,资金链就断了。”